老僧初到与三拳,埋恨胸中结此冤。
痛恨忽消开正眼,方知吾不妄宣传。
老僧初到与三拳,埋恨胸中结此冤。
痛恨忽消开正眼,方知吾不妄宣传。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所作的《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述了一位老僧初到寺庙的经历,他起初因遭遇误会或不公而心中充满怨恨。然而,在经历了某种顿悟或启示后,他的心结解开,眼睛"开正眼",意识到之前的愤怒和不满可能是自己误解或过于执着。他借此机会表白,自己并非随意宣扬情绪,而是真正领悟到了某些深刻的道理。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禅修过程中的自我反省和心灵觉醒,具有一定的禅宗哲理。
竹外溪边,一枝破寒冲腊。莹素肌、玉雕冰刻。
赋闲标,足馀韵,岂同常格。
最风流,生来处处尽好,别得造化工力。
疏影幽香,意思迥然殊绝。算不枉、诗人分别。
冻云深,凉月皎,愈增清冽。
大潇洒,尤得静中雅趣,不许莺栖燕歇。
金仙楼观郁嵯峨,昔日曾容万绮罗。
不见园林蒙锦绣,空教钟鼓唤笙歌。
印花宝甃封苍藓,倚槛晴山拥翠螺。
凉夜尚疑旌盖在,三千宫女袜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