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兮飞奴,歘相失兮妇夫。
死者兮已矣,生谁适兮与娱。
朝不粒兮无与呼,莫不室兮无与居。
岂无他俪兮,我俪不如。
阅七日以死兮,矢一节而弗渝。
吁嗟尔烈兮,继比兴乎关雎。
肃肃兮飞奴,歘相失兮妇夫。
死者兮已矣,生谁适兮与娱。
朝不粒兮无与呼,莫不室兮无与居。
岂无他俪兮,我俪不如。
阅七日以死兮,矢一节而弗渝。
吁嗟尔烈兮,继比兴乎关雎。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义鸽三章》中的第三章,描绘了一只忠诚的鸽子失去伴侣后的悲痛和坚守。"肃肃兮飞奴",形象地刻画了鸽子飞翔的轻盈姿态;"歘相失兮妇夫",则表达了鸽子对失去伴侣的突然和深切哀伤。接下来的诗句,鸽子表达了对生存的困惑和孤独,无人陪伴的无奈。
"朝不粒兮无与呼,莫不室兮无与居",写出了鸽子每日无食无伴的凄凉境况。"岂无他俪兮,我俪不如",鸽子虽然意识到其他鸟类可能有伴侣,但认为自己的伴侣更为珍贵。"阅七日以死兮,矢一节而弗渝",鸽子坚贞不渝,即使过了七天仍不愿放弃寻找,表现出对忠诚的坚守。
最后两句"吁嗟尔烈兮,继比兴乎关雎",是对鸽子这种深情厚谊的赞叹,将其情感升华,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爱情主题相呼应,赞美了鸽子的忠诚与坚贞,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诗歌风格。
游目随山胜,回桡爱浦长。
往来幽不浅,昏旦兴难忘。
木末看归翼,莲西失夕阳。
人声指闾井,野趣惜林塘。
稍近垂杨路,菱舟拥岸香。
列郡皆用武,南征所从谁。
诸侯重才略,见子如琼枝。
抚剑感知己,出门方远辞。
烟波带幕府,海日生红旗。
问我何功德,负恩留玉墀。
销魂把别袂,愧尔酬明时。
国用资戎事,臣劳为主忧。
将徵任土贡,更发济川舟。
拥传星还去,过池凤不留。
唯高饮水节,稍浅别家愁。
落叶淮边雨,孤山海上秋。
遥知谢公兴,微月上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