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老矣,笑燕丹宾客,都无人物。
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
落日苍凉,羽声慷慨,壮士冲冠发。
咄哉孺子,武阳色怒而白。
试问击筑渐离,此时安在,何不同车发。
负剑祖龙惊掣袖,六尺屏风堪越。
贯日长虹,绕身铜柱,天意留秦劫。
萧萧易水,至今犹为呜咽。
田光老矣,笑燕丹宾客,都无人物。
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
落日苍凉,羽声慷慨,壮士冲冠发。
咄哉孺子,武阳色怒而白。
试问击筑渐离,此时安在,何不同车发。
负剑祖龙惊掣袖,六尺屏风堪越。
贯日长虹,绕身铜柱,天意留秦劫。
萧萧易水,至今犹为呜咽。
这首《百字令》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以“田光老矣”开篇,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诗中借用了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派遣刺客刺杀秦王的故事,通过“马角乌头千载恨”表达了对历史英雄未能实现目标的遗憾之情。诗中“落日苍凉,羽声慷慨,壮士冲冠发”描绘了刺客们决绝的行动场景,充满了悲壮与豪情。
“咄哉孺子,武阳色怒而白”一句,是对那些未能理解或支持英雄之举的普通人的讽刺,强调了英雄行为的孤独与艰难。接着,“试问击筑渐离,此时安在,何不同车发”则将目光转向了另一段历史,借击筑者高渐离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最后,“负剑祖龙惊掣袖,六尺屏风堪越”描绘了刺客面对强敌时的勇敢与决绝,暗示了他们虽败犹荣的精神。而“贯日长虹,绕身铜柱,天意留秦劫”则表达了对历史宿命论的思考,暗示了即使英雄努力,也无法改变某些历史的必然走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历史命运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对比、讽刺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哲理的深度,是清代文人诗作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玉枕生凉,金缸传晓,败叶飞破清秋。
雨馀翻浪,渺渺阻行舟。
暂系汀洲侧畔,风夜起、荻叶添愁。
银屏远,龙香渐尽,还是梦扬州。
更筹。
何太永,当年情事,今日堪酬。
最苦恨红楼,笑我飘浮。
为寄相思细字,教字字、愁蹙眉头。
凄凉久,渔人唱晓,随月过横沟。
嶰管声催。
人报道、嫦娥步月来。
凤灯鸾矩,寒轻廉箔,光泛楼台。
万年春未老,更帝乡日月蓬莱。
从仙仗,看星河银界,锦绣天街。
欢陪。
千官万骑,九霄人在五云堆。
紫袍光里,星球宛转,花影徘徊。
未央宫漏水,散异香、龙阙崔嵬。
翠舆回。
奏仙歌韶吹,宝殿尊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