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宿淹留去本迟,乞身容笑未知几。
明夷偶见伤垂翼,大雅宁教变绿衣。
老去江山终得计,本来花鸟是忘机。
流行坎止平生意,不道先生与世违。
三宿淹留去本迟,乞身容笑未知几。
明夷偶见伤垂翼,大雅宁教变绿衣。
老去江山终得计,本来花鸟是忘机。
流行坎止平生意,不道先生与世违。
这首诗《寄庄定山》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三宿淹留去本迟,乞身容笑未知几”,开篇即以“三宿”之久的停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时间不确定的担忧。这里的“淹留”不仅指时间的长久,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留恋与不舍。
颔联“明夷偶见伤垂翼,大雅宁教变绿衣”,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的手法。其中,“明夷”出自《周易》,象征光明被遮蔽,这里用来形容友人暂时的困境或遭遇挫折;“大雅”则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与“绿衣”形成对比,绿衣常用于比喻文人雅士的服饰,此处可能暗指友人原本高洁的品质不应因外界影响而改变。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期待与赞赏。
颈联“老去江山终得计,本来花鸟是忘机”,转而探讨人生的归宿与自然界的和谐。诗人认为,即便年岁渐长,面对江山的变迁,最终总能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处。同时,他强调了自然界的花鸟虫鱼等生灵,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欲无求的自在状态,是对人类社会复杂情感的一种反衬。
尾联“流行坎止平生意,不道先生与世违”,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平和心态的敬佩之情。这里的“流行坎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水的流动与停滞,寓意人生道路的起伏不定,但诗人坚信,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世无争。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