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佛狸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
何事佛狸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以历史人物刘裕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中通过“佛狸能度淮”暗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之事,而刘裕作为东晋名将,曾收复失地,诗中以“中原千尺髑髅台”象征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遗迹。
接下来的两句,“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燕子选择栖息在其他地方而不飞回乌衣巷,寓言了往日繁华不再,权贵家族的没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哀叹,以及对历史无情变迁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寓言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