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其二》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0)
注释
客:来访者。
炎陬:炎热之地。
暂凉:短暂的清凉。
虚阁:空旷的楼阁。
侵廊:打湿走廊。
野寺:野外的寺庙。
山溪:山间溪流。
晨炊:清晨做饭。
稻饭香:稻米的香气。
荔饷:馈赠的荔枝。
深红:深色。
陋樱枣:类似樱桃的小枣。
桂醅:桂花酿的酒。
琳琅:比喻美好的事物。
峤北:岭南地区。
应非晚:还不算晚。
南迁:向南迁移。
日月长:时间长久。
翻译
客人来到炎热之地感到片刻清凉,江风轻拂空阁,雨水打湿了走廊。
回头望去,野外寺庙被山溪相隔,清晨醒来,只闻稻米炊烟的香气。
荔枝熟透如深红色的樱桃枣子,美酒醇厚如白玉般晶莹剔透。
想来即使在岭南之地,时日流转也并不算晚,未曾察觉南迁的日子已如此漫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之作,诗人以夏日炎热潮湿为背景,描绘了客居之地的惬意与宁静。首句"客到炎陬喜暂凉"表达了来访者在炎热季节中感受到的一丝清凉之喜,"江吹虚阁雨侵廊"则通过江风和小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

"回看野寺山溪隔"写出了环境的幽静,远处的山溪和野寺增添了诗意的远方感,"卧觉晨炊稻饭香"则通过早晨炊烟袅袅和稻米的香气,勾勒出生活的质朴与温馨。

"荔饷深红陋樱枣"一句,诗人以荔果的深红色与樱桃、枣子相比,形象地展现了当地水果的诱人色彩,"桂醅淳白比琳琅"则赞美了桂花酿的醇厚,将其比喻为珍贵的美酒。

最后两句"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南方,但心中对北方的怀念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泊而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浮湘作·其二

潇湘为客一秋悲,不唱离骚唱竹枝。

香雨忽来神女馆,幽兰多长水仙祠。

荒淫未敢兼风雅,哀怨惟图写别离。

终古君山青翠好,销魂应有美人知。

(0)

癸酉秋怀·其九

白冠依太古,衰绖忍离身。

苦忆惟慈爱,劳心是棘人。

时时闻叹息,点点湿衣巾。

顾望无瞻见,苍茫泣上旻。

(0)

哀述·其三

新为无母子,六十始婴啼。

哭向天边断,魂随地下迷。

林乌飞引鷇,野鹿食鸣麑。

我独伤何恃,徬徨日影西。

(0)

慰蒲衣·其四

落叶夫人泪,哀蝉武帝悲。

仙灵遗蜕早,骚些放招迟。

昔我离鸾恨,殊多别鹄辞。

君今伤燕婉,伺以慰哀思。

(0)

慰蒲衣·其一

德耀先朝露,深君悼俪情。

虽无裘褐在,讵忍水云轻。

老病因儿女,艰难托舅甥。

不须悲物化,曾共学无生。

(0)

闻笛

三孔羌人笛,多因惊马吹。

声从秋戍起,泪向夕阳垂。

黑水连沙暗,黄榆似草衰。

征鸿过渭北,书报翠楼谁。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