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慰蒲衣·其一》
《慰蒲衣·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德耀先朝露,深君悼俪情。

虽无裘褐在,讵忍水云轻。

老病因儿女,艰难托舅甥。

不须悲物化,曾共学无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慰蒲衣》组诗之一。诗中表达了一种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死哲理的思考。

首句“德耀先朝露”,以“德耀”比喻逝者品德之高,如同清晨的露珠般珍贵而闪耀,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高尚品质和影响力。接着,“深君悼俪情”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厚哀悼之情,这里的“俪情”指的是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与配偶之间情感的深切怀念。

“虽无裘褐在,讵忍水云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即使逝者已逝,但诗人内心的情感却无法轻易放下,如同水云间的情感难以抹去。这里“裘褐”指衣物,象征物质生活,而“水云轻”则暗示了情感的沉重与不易忘怀。

“老病因儿女,艰难托舅甥。”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家庭生活状况,以及其离世后给家人带来的影响。老病因儿女而起,表明逝者在世时为家庭操劳,而其离世后,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子女和亲戚身上,体现了家庭责任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不须悲物化,曾共学无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不必过于悲伤于生命的消逝,因为曾经与逝者共同学习过“无生”的道理,即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精神遗产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再还宜丰寺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

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

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0)

晚秋·其二

天涯地角一何长,雁塞龙堆万里疆。

每恨沦流经数载,更嗟缧绁泣千行。

(0)

夏日还山庭诗

独于幽栖地,山庭暗女萝。

涧渍长低筱,池开半卷荷。

野花朝暝落,盘根岁月多。

停樽无赏慰,狎鸟自经过。

(0)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五

桂楼飞绝限,超远向江歧。

轻云霁广甸,微风散清漪。

连连绝雁举,渺渺青烟移。

严城乱芸草,霜塘凋素枝。

气爽深遥瞩,豫永聊停曦。

即已终可悦,盈尊且若斯。

(0)

和沈祭酒行园诗

清淮左长薄,荒径隐高蓬。

回潮旦夕上,寒渠左右通。

霜畦纷绮错,秋町郁蒙茸。

环梨县已紫,珠榴折且红。

君有栖心地,伊我欢既同。

何用甘泉侧,玉树望青葱。

(0)

纪功曹中园

兰亭仰远风,芳林接云崿。

倾叶顺清飙,修茎伫高鹤。

连绵夕云归,晻暧日将落。

寸阴不可留,兰墀岂停酌。

丹缨犹照树,绿筠方解箨。

永志能两忘,即赏谢丘壑。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