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还宜丰寺》
《再还宜丰寺》全文
唐 / 灵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

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

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háifēng
táng / líng

zàixúnzhāoyǐnzhònghuìxīn
qiáowènguīshānsēngbiéshí

yúnyīnyuǎndiànqiūzhǎngqiánbēi
wèitànxíngshèngjīnhǎo

注释
再寻:再次寻找。
招隐地:指适合隐居的地方。
重会:重新聚集。
息心期:平息世俗之心的约定时间。
樵客:砍柴的客人,这里指隐居山林的人。
问归日:询问回来的日期。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侣。
记别时:记得离别的时间。
野云:野外的云彩。
阴远甸:遮蔽了远方的平原。
秋雨:秋季的雨水。
涨前陂:使得前面的池塘水位上升。
勿谓:不要以为。
探形胜:探寻风景优美的地方。
吾今:我现在。
不好奇:不再对新奇事物感兴趣。
翻译
再次寻找那隐居之地,重新安排那平息俗念的时光。
砍柴的客人询问归来的日期,山中的僧人记得告别的情景。
野外的云遮暗了远处的田野,秋天的雨使前方的池塘水位上涨。
不要以为我是在探寻美景,我现在已经不再热衷于新奇的事物。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心灵深处的宁静追求。"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表明诗人希望重新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地方,这里所指的是宜丰寺。

接下来两句"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描绘了一幅樵夫询问归途的景象,同时山中的僧侣也在回忆着分别之时。这里通过对话和回忆强调了时间流逝和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意境。

最后两句"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表明诗人并不认为追求外在的成功或奇迹为好,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的意境。

作者介绍

灵一
朝代:唐

灵一[唐](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姓吴氏,人称一公,广陵人。(唐才子传作剡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童子出家。初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又曾居余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与朱放、强继、皇甫冉兄弟、灵澈为诗友,酬倡不绝。后终于岑山。云一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即事呈倪味易居士

结庐回众水,凭几坐来频。

花屿有馀乐,草庭无限春。

初烟侵壁细,小鸟出林新。

幽兴谁相洽,还知愧隐沦。

(0)

宿美古韶方丈

何处堪寻物外交,罗云丈室绝纷淆。

老僧扫榻应相候,童子开门不待敲。

花外雨腥龙出钵,松间云暖鹤归巢。

满怀清思浑无寐,卧看流萤度竹梢。

(0)

上日立春

吾皇临御始,正朔喜逢春。

霏雪占丰岁,调元荷圣神。

符桃随意换,盘菜逐年新。

献寿衡门下,熙然太古民。

(0)

松醪

五鬣苍龙酿绿醅,槽头注雨色如苔。

大夫迁治酒泉郡,髯叟重为曲秀才。

味自茯苓浮瓦瓮,光从琥珀泛霞杯。

岁寒一醉同椒柏,能使春风生满腮。

(0)

庭前晚步

一眉新月天西白,两眼旧山溪上青。

月白山青原自若,壮夫头上已星星。

(0)

出门

出自城闉远望通,澹烟晴色晓光融。

湖山似带前宵雨,花柳犹存旧日风。

但得常随芒屦健,须教不放酒杯空。

凭高且纵山头眼,一片人家澹霭中。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