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初闻春雨声,江南旧梦不胜情。
梅飘残粉湿幽径,柳暗娇黄啼好惊。
边地东来惟积雪,劫灰南忆剩空城。
冰畦寒漠聊回润,一溉何由洗甲兵。
点滴初闻春雨声,江南旧梦不胜情。
梅飘残粉湿幽径,柳暗娇黄啼好惊。
边地东来惟积雪,劫灰南忆剩空城。
冰畦寒漠聊回润,一溉何由洗甲兵。
这首《春雨》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描绘了江南春雨初降时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带来的清新与生机,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历史的沉重感。
首句“点滴初闻春雨声”,开篇即以听觉感受引入,仿佛能听到春雨轻轻敲打万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江南旧梦不胜情”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江南的春雨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难以言表的情愫。
“梅飘残粉湿幽径,柳暗娇黄啼好惊。”这两句通过梅花的凋零与柳树的嫩绿,以及鸟儿的啼鸣,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梅的残粉象征着季节更替,柳的娇黄则预示着新生的到来,而鸟儿的啼叫则在惊醒中带有一丝生机与希望。
“边地东来惟积雪,劫灰南忆剩空城。”这两句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通过描述边地的积雪和南国的空城,表达了对战争与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积雪象征着寒冷与隔绝,空城则暗示了战争后的荒凉与破败,流露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最后,“冰畦寒漠聊回润,一溉何由洗甲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反思。冰冻的土地在春雨的滋润下逐渐复苏,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然而,如何通过一滴水的灌溉来洗净战争的罪恶,却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哲学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春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对社会、历史深刻思考的体现,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