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睡窗前夜雨稠,微凉枕上飒如秋。
芭蕉也觉添清响,迩日森森绿玉抽。
半睡窗前夜雨稠,微凉枕上飒如秋。
芭蕉也觉添清响,迩日森森绿玉抽。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中的静谧与清凉,以及雨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动画面。
首句“半睡窗前夜雨稠”,以“半睡”二字,巧妙地传达出夜深人静、朦胧欲睡的状态,而窗外的夜雨却显得格外密集,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朦胧的氛围。
次句“微凉枕上飒如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凉的感觉,仿佛在秋夜的微风中,感受到一丝丝凉意,让人感到舒适而惬意。这里通过“飒如秋”的比喻,不仅突出了夜晚的凉爽,还暗示了一种季节的变换感,使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诗人所描述的情境。
第三句“芭蕉也觉添清响”,将视角转向室外,通过描写芭蕉叶在雨中的声音,增加了环境的动态感和生机。这里的“添清响”不仅指雨打芭蕉的声音,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迩日森森绿玉抽”,以“绿玉抽”形象地描绘了雨后芭蕉枝叶生长的景象,既表现了植物的生命力,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同时,“迩日”二字则强调了时间的短暂与新芽的迅速成长,给人以时间紧迫、生命蓬勃之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雨中的宁静之美,以及自然界生命的活力与变化,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空山夜寒雨霢霂,招寻拟共山中宿。
古殿回廊隐杂花,曲亭短径穿高木。
巳忻出郭陪妙赏,可爱专城得良牧。
酒馔提携兴起予,衾裯往返劳更仆。
空堂明烛照官服,四座欢声动崖谷。
潘令何强颜,王郎亦坦腹。
颜袁二子兴益豪,酒酣系碎刘生筑。
张衡倚柱歌四愁,顷刻风来振林屋。
建安七子才不数,东井五星气还淑。
烟云对酒会难频,日月行天老易速。
万事相从汗漫游,一生自分山林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