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圣人拜贤书,陛胪春晓传天衢。
集英殿下八百众,一时如公此策无。
万口一词期第一,擢之第三众不怿。
诸公贵人愿相识,戒阍走马要君入。
君言不媚有药石,国子先生乃例得。
我亦跪起就穿执,妄意得蒙子公力。
六年一别安宜北,忧患压人气不出。
闻之减米符离日,首阳激贪用一律。
呜呼四海鸣锋镝,白昼豺狼恣吞吸。
帝在奉天颇仓卒,丝纶政渴宣公笔。
缄情远附雪原鹡,愿公来扈巡南跸。
平泉松菊凌霜碧,伐叛亭成燕宾戚。
起居因书问晨夕,宜为苍生调鼎食。
政和圣人拜贤书,陛胪春晓传天衢。
集英殿下八百众,一时如公此策无。
万口一词期第一,擢之第三众不怿。
诸公贵人愿相识,戒阍走马要君入。
君言不媚有药石,国子先生乃例得。
我亦跪起就穿执,妄意得蒙子公力。
六年一别安宜北,忧患压人气不出。
闻之减米符离日,首阳激贪用一律。
呜呼四海鸣锋镝,白昼豺狼恣吞吸。
帝在奉天颇仓卒,丝纶政渴宣公笔。
缄情远附雪原鹡,愿公来扈巡南跸。
平泉松菊凌霜碧,伐叛亭成燕宾戚。
起居因书问晨夕,宜为苍生调鼎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寄张子公》。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张子公的敬仰和友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政和圣人拜贤书"一句,说明了张子公的地位与尊荣,他受到了朝廷的礼遇,象征着他的高贵和德才兼备。"陛胪春晓传天衢"则描绘了一种春日清晨,皇帝在宫殿中处理国家大事的情景,这里“陛”指的是宫殿前的台阶,“胪”是清晨的意思,“天衢”则是比喻朝廷或中央政权的通道。
"集英殿下八百众"可能是指某种重要的朝会或者聚会,诗人强调了场合的隆重和参与者的众多。"一时如公此策无"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子公智慧和能力的赞赏,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万口一词期第一,擢之第三众不怿"这两句,显示了诗人的才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他的被选拔过程。尽管排名第三,但大家都不感到失望,因为诗人的实力和名气早已为人所认可。
接下来的几句"诸公贵人愿相识,戒阍走马要君入。君言不媚有药石,国子先生乃例得。"表达了对张子的仰慕之情,以及诗人希望与他结交的迫切心情。这里的“国子先生”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教育家。
"我亦跪起就穿执,妄意得蒙子公力"则透露出诗人的自谦和对张子的敬重之情。他希望得到张子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几句"六年一别安宜北,忧患压人气不出。闻之减米符离日,首阳激贪用一律。呜呼四海鸣锋镝,白昼豺狼恣吞吸。帝在奉天颇仓卒,丝纶政渴宣公笔。"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了他对友情、德才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昔日大坪聚健儿,沿山沿海驱岛夷。
风声鹤唳八公兵,篝火狐鸣五丈旗。
义旗一飏一再起,三载东洋惊祸水。
岛民虽被作牛羊,敌兵有时成蝼蚁。
自从□旅不可撑,梅子坑里为秦坑。
敌人眼中无铁屑,酷毒倭政尽□行。
粒粟寸丝难苟活,千家万家□剥夺。
十羊真有九人牧,一鸡长遭百刀割。
环山蔽海无所逃,釜中燥蟹钳巨螯。
残喘偷生不容喙,医疮剜肉竟焚膏。
沧海横流时一泄,涓涓忽洒苌弘血。
去冬北部鬼雄呼,四十人把斯人杀。
一时视死如视归,五人之豪颜佩韦。
况有同心数十辈,千秋义冢高巍巍。
昔人愿近要离墓,如君之徒堪比数。
恨予读书身手弱,闻风空式怒蛙怒。
《闻人话北部警事感作》【清·洪繻】昔日大坪聚健儿,沿山沿海驱岛夷。风声鹤唳八公兵,篝火狐鸣五丈旗。义旗一飏一再起,三载东洋惊祸水。岛民虽被作牛羊,敌兵有时成蝼蚁。自从□旅不可撑,梅子坑里为秦坑。敌人眼中无铁屑,酷毒倭政尽□行。粒粟寸丝难苟活,千家万家□剥夺。十羊真有九人牧,一鸡长遭百刀割。环山蔽海无所逃,釜中燥蟹钳巨螯。残喘偷生不容喙,医疮剜肉竟焚膏。沧海横流时一泄,涓涓忽洒苌弘血。去冬北部鬼雄呼,四十人把斯人杀。一时视死如视归,五人之豪颜佩韦。况有同心数十辈,千秋义冢高巍巍。昔人愿近要离墓,如君之徒堪比数。恨予读书身手弱,闻风空式怒蛙怒。
https://shici.929r.com/shici/CK3HAE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