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风吹与浪黄,画桥东去玉泉长。
年年三月花飞节,得入宫门泛御香。
新柳风吹与浪黄,画桥东去玉泉长。
年年三月花飞节,得入宫门泛御香。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西山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新柳风吹与浪黄”,以“新柳”、“风”、“浪黄”三个意象,生动地勾勒出春日里柳树随风轻摆,与水面泛起的金色波光相互映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氛围。
次句“画桥东去玉泉长”,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引向远方,一座装饰精美的桥梁横跨在碧水之上,引导着人们向东行进,而那清澈的泉水则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道路,给人以无限遐想。
第三句“年年三月花飞节”,点明了时间与季节,每年的三月,正是花开时节,诗人通过“花飞节”这一形象,不仅描绘了花朵纷飞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循环更替。
最后一句“得入宫门泛御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想象着进入皇宫,能感受到皇家的尊贵气息与独特的香气,既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感慨。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
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
云中野僧居,树梢清磬发。
不惮登陟劳,遂得造石窟。
门前羃萝茑,座后翳松栝。
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
问我从何来。
执手道契阔。
食我青精饭,语我颇谆切。
教我去众巧,使我守一拙。
我诚服其言,毕志不敢越。
他年定依止,相与定晚节。
万事尽弃捐,饮涧茹薇蕨。
天地一阴阳,推迁见短长。
后朝方反复,此月谩称良。
萍梗余浮迹,桑榆借晚光。
有龟还懒卜,唯觉好支床。
骎骎近一阳,昼短夜偏长。
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
生怕人有觅,衰翁懒下床。
吾生苦疎拙,不解谋此身。
辗转常害食,短褐如悬鹑。
徒御舍之去,往往嫌我贫。
达交亦良多,安能强相亲。
唯有湖滨山,於我如故人。
日夕与之对,澹然忘主宾。
仲温我同流,道我此意真。
新诗远相寄,可以书诸绅。
何时到清苕,相携采白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