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贤亭》
《哀贤亭》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

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ixiántíng
sòng / wángānshí

huángniǎoāichēqiángmáifēitiānwèi

tiānduódàilǎoháinéng使shǐrénbēi

hóudōngnánxiùbiānyàochí

guīwànzhōunǎidāngqiángzhuàngshí

ménkōngyuánbái

cāngcāngbǎisōnghàohàoshānfēngchuī

chūxiūbàoshūzhī

zhōngwǎngtòngyǒngyánwèi

注释
黄鸟:哀悼之鸟。
子车:贵族的车子。
天夺:天意夺取。
老:衰老。
马侯:杰出的人物。
东南秀:东南地区的佼佼者。
归骨:归葬。
强壮时:正值壮年。
履綦:足迹,鞋印。
苍苍:深绿。
浩浩:广大。
夷吾:管仲。
鲍叔:鲍叔牙。
我知:理解我。
一恸:尽情痛哭。
孤嫠:孤独的寡妇。
翻译
黄鸟哀鸣着子车离去,强行埋葬并非天意所为。
上天不等人衰老,仍能引发人们的悲伤。
马侯才俊显东南,驱策骏马奔大道。
千里之外归骨地,正当壮年时已逝。
墓门紧闭空旷原,白日里再无行踪留。
青苍的柏树与松林,浩荡山风不断吹拂。
我起初羞于比肩管仲,幸有鲍叔理解我的志向。
最终我渴望前往痛哭,以诗言辞安慰孤独的寡妇们。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通过黄鸟的哀鸣、车辆的强行埋葬等意象,抒写了生命无常与人世间悲凉的情感。诗中的“天夺不待老”表明命运的不可预测,“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则反映出生前的挣扎和死后的孤独。最后,诗人通过对友人鲍叔的怀念,表达了想要再见一面的深切愿望,同时也慰藉那些孤独无依的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死亡和友谊深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洛神

离合神光那许梅,千年罗袜况成灰。

明珰翠羽都零落,知少黄初作赋才。

(0)

题薛兰英、蕙英《苏台竹枝词》·其一

锦江只见薛涛笺,吴郡今传兰蕙篇。

文采风流知有日,连珠合璧照华筵。

(0)

湘春夜月.重至西泠

为梅花,天涯曾载愁归。

渐换满眼芳情,都与浸春卮。

一枕渡头清磬,送贺郎老矣,忍解相思。

剩断弦离席,残妆怨粉,留点歌眉。

极恨别后,参差旧约,迢递佳期。

泪掩珠尘,长梦见、玉楼波暖,银烛春迷。

东风欲谢,趁艳阳、重写乌丝。

但恨处,算作吟遍了,沙边渚外,还有人知。

(0)

摸鱼儿.丁卯之夏,逭暑西溪,夜宿茭芦庵,徙倚门外,夜清山寂,窅然以思

霭斜阳、晚山如镜,云光凄入平楚。

野塘花瘦闻鱼噞,门外乱萤成亩。遥夜阻。

渐石上、凉生翠袖临风翥。荒埼悄伫。

对落月空船,幽禽骤警,瑟瑟老茭语。

清游兴,怎奈销魂是处。莫霜飞丝鬓千缕。

葛洪川畔三生约,付与笛声今古。应莫负。

算漫趁、烧香愿了深深炷。心期暗许。

几玉树歌残,青楼梦觉,来傍水云住。

(0)

曲游春.秋日与伯夔游徐氏园作

桂院新凉嫩,看秀蕊离离,难画秋色。

曲映朱门,锁香苔金井,碧梧喧寂。石磴萝阴湿。

认隐约、浪题浮壁。

甚杜郎俊赏,归来惆怅,绿窗风日。弄白。新蟾檐隙。

误临水眉梢,窥粉帘额。

往事豪情,几因歌驻辔,藉花围席。屈指韶光隔。

叹胜地、风流都息。恁无聊、掩泪林亭,故人共惜。

(0)

虞美人

东风尽日长门闭。恨剪方池碎。一双翡翠护雕阑。

又是黄昏微雨、镇相看。钗横蝉鬓轻云染。

细亸金双脸。近来情事梦魂中。

无奈闲房一晌、殢春慵。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