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
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
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
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
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
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
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
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
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
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
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
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
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
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幕的情境。起始两句“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勾勒出一幅北方雄伟的画面,"黄金台"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燕赵争趋风”则表明了历史上各路英雄豪杰争斗的激烈场面。接着,“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提及到了荆轲刺秦这一著名史事,表现出对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中间两句“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丈夫"此处指的是有气节、有担当的男子汉,而"容易感激"则显示了诗人对英雄豪迈情怀的同情和理解。"况在穷厄中"更深化了这种感情,说明即便是在困顿之中,也难以抑制那份慷慨激昂。
随后的“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则是对历史的回望,"缟衣"指古代官员所着之服,"素车"则代表了平淡无奇,而"函谷照已空"则让人不由得想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而今已成空壳的遗迹。
接下来的“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提到了历史上的又一位英雄人物吕布和燕丹,而他们虽然英勇却未留下非凡的业绩。"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则是对那些为了理想而牺牲、流血至死者的赞颂,他们的精神如同化作坚硬的铁,血液甚至能够将海洋染成红色。
最后两句“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英雄豪杰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英愤"指的是他们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气不磨"则强调了这种精神的坚韧不拔。而"今为亘天虹"则是将这份精神比喻成横跨天际的彩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英雄人物崇高敬意。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
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