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忧》
《复忧》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老夫忧不细,藿食地偏遥。

鳞介悲青海,鸾凰困赤霄。

饷穷农亦病,边急盗仍骄。

谁为调元气,夔龙满圣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复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忧虑之情。

首联“老夫忧不细,藿食地偏遥。”开篇即点出诗人年岁已高,生活简朴,身处偏远之地,内心忧虑之深重。诗人以“老夫”自称,既体现了其年事已高,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而“忧不细”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并非小事,而是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藿食”指粗茶淡饭,生活简朴;“地偏遥”则描绘出诗人远离繁华都市,身处偏远之地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虽处僻壤,但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

颔联“鳞介悲青海,鸾凰困赤霄。”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虑之情。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鳞介”比喻百姓,“青海”象征国家的安宁与繁荣;“鸾凰”比喻君主,“赤霄”象征国家的权力与威严。诗人通过“悲”和“困”的描绘,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困苦、国家权力衰微的深切忧虑。同时,这种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颈联“饷穷农亦病,边急盗仍骄。”紧承上文,将忧虑具体化到民生和边防两个层面。粮食供应不足(“饷穷”)导致农民生活艰难(“农亦病”),边疆局势紧张(“边急”)又使得盗贼嚣张(“盗仍骄”)。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既有内忧(民生疾苦),也有外患(边防不稳),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尾联“谁为调元气,夔龙满圣朝。”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谁能调和国家的元气,使国家恢复稳定?“夔龙”在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贤能之臣。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希望在圣明的朝廷中能够涌现出更多能够治理国家、调和元气的贤能之士,以期解决当前的种种困境。

综上所述,《复忧》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现实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贤能之士的热切期盼,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个人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同诸公饮王丈利夫饮山亭,索赋长

一诺与金重,一笑对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今日尊前笑语,春意满西城。
花鸟喜相对,宾主眼俱明。
平生事,千古意,两忘情。
我醉眠卿且去,扶我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窗外浮云苍狗,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休厌小车行。

(0)

木兰花·锦云十里川妃供

锦云十里川妃供。
一棹晚凉风款送。
只愁无处着清香,满载月明船已重。
冰壶水鉴元空洞。
天意似嫌红翠拥。
并教风露入吟尊,不惜秋光浑减

(0)

菩萨蛮 饮山亭留宿

水围山影红围翠。
翠围红影山围水。
西近小桥溪。
溪桥小近西。
隐人谁与问。
问与谁人隐。
孤鹤对言无。
无言对鹤孤。

(0)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

种花人去花应道。
花枝正好人先老。
一笑问花枝。
花枝得几时。
人生行乐耳。
今古都如此。
急欲醉莓苔。
前村酒未来。

(0)

临江仙 送王从事(王原误作二,兹从疆村业

行色匆匆缘底事,山阳梅信相催。
梅花香底有新醅。
南州今乐土,得意即衔杯。
君见太行凭寄语,云间苍壁崔嵬。
平生遮眼厌黄埃。
高楼吾有兴,无惜送君来。

(0)

南乡子 题外舅郭氏留耕堂壁上(舅原误作曰

齐本及疆村业书本樵庵词,舅误作甥)方寸足留耕。
大胜良田万顷平。
阴理不随陵谷变,分明。
霜落西山满意青。
千载董生行。
鸡犬升平画不成。
终日相看天与我,高情。
身外浮云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