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月露与风云,半世词场罢策勋。
老子今年新有兴,良朋嗔我久无文。
不妨翰墨鸣斯事,聊遣篇章记所云。
不见衡州傅文学,春来雩咏满湘濆。
儿时月露与风云,半世词场罢策勋。
老子今年新有兴,良朋嗔我久无文。
不妨翰墨鸣斯事,聊遣篇章记所云。
不见衡州傅文学,春来雩咏满湘濆。
这首宋诗是项安世所作,题为《淳熙己亥岁傅子渊劝予无弄文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专注于文学创作的回顾和对当前重新拾笔的感慨。首句“儿时月露与风云”回忆了诗人早年的文学追求,如同沐浴在自然的精华中。接着,“半世词场罢策勋”暗示了他在词坛上曾有过一番努力和成就。
然而,诗人现在“老子今年新有兴”,表示他晚年有了新的文学冲动,好友傅子渊和胡季随的鼓励促使他再次提笔。“良朋嗔我久无文”描绘出朋友对于他长时间未创作的责备,但也包含了期待。诗人认为,即使是为了记录生活或表达思想,“不妨翰墨鸣斯事”,用笔墨来传达这些事情也是值得的。
最后,诗人以傅子渊为例,提到傅子渊在春天吟咏不断,暗示自己也有重拾文学的热情,希望能够像傅子渊那样在湘江边留下诗篇。“不见”二字可能蕴含着对傅子渊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能否再现当年风采的自我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深深热爱和执着。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
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痒不自禁,稍出脩禊兰亭词。
启函展玩未及竟,袖有黄纸天庭追。
口呿气褫僵欲死,一骑趣向咸阳驰。
虬须天子喜折屐,诏许两禁同观之。
龙腾凤集在御榻,平生触眼何曾窥。
自从茧纸归昭陵,宝气夜夜光陆离。
千年议论经几手,极力追仿分毫釐。
博闻强志子桑子,上下纂辑无或遗。
清臞不满六尺长,中有文字无津涯。
归君此编忽自笑,山东学究真黠儿,而今御史还书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