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旆寻幽东郭旁,泉岩新得冠殊方。
一川气象天开作,万古荆榛地蔽藏。
崖穴乍惊堂室辟,榜名知与日星长。
异时人指溪桥水,思爱还同召伯棠。
红旆寻幽东郭旁,泉岩新得冠殊方。
一川气象天开作,万古荆榛地蔽藏。
崖穴乍惊堂室辟,榜名知与日星长。
异时人指溪桥水,思爱还同召伯棠。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寻幽访胜的旅程,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首句“红旆寻幽东郭旁”,红旗下行,探寻幽静之地于东城之外,营造出一种探险的氛围。接着,“泉岩新得冠殊方”一句,点明了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泉岩,新奇而独特。
“一川气象天开作,万古荆榛地蔽藏”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比作大自然的杰作,仿佛天地间特意为之开凿,而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荒芜与荆棘,如今已被这壮丽的景色所掩盖,展现出自然变迁的力量与美丽。
“崖穴乍惊堂室辟,榜名知与日星长”则进一步描绘了发现洞穴的惊喜,以及为之命名的庄重感,仿佛这洞穴与日月星辰一样永恒。最后,“异时人指溪桥水,思爱还同召伯棠”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如同古代贤臣召伯所建的棠荫树下,人们在此寻求庇护与安宁,流露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人文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风落梧桐,雨残蕉叶,替人写尽离愁。
十栽论交,西风吹送行舟。
绿窗生小同心伴,问何因、去也难留。
算从今、忆远无言,倚遍楼头。
阳关岂料频频唱,记三春花底,曾送人游。
折柳河梁,者番细语绸缪。
长安何处关山隔,梦长安、路远无由。
转沉吟、明岁相逢,一日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