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节近说青溪,芳草门前踏作泥。
到得秋来人寂寞,月明衰柳夜乌啼。
端阳节近说青溪,芳草门前踏作泥。
到得秋来人寂寞,月明衰柳夜乌啼。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临近时,诗人站在门前,看到青溪边的芳草繁茂,却被踏成了泥泞。他想象着到了秋天,那时人们会感到更加寂寥,只有月光下的老柳树和乌鸦的啼声陪伴。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秦淮竹枝词(其二)"是清代周在浚的作品,以秦淮河畔的风情为背景,展现了季节更替与人生况味的交织。
买园惟种竹,身与竹为俦。
一径白云里,千竿清吹幽。
江亭朝对雨,水榭早迎秋。
翠袖天寒倚,朱弦日暮愁。
风因故人至,月为此君留。
逸驾今谁并,前身是予猷。
人多嫌寂寞,吾独慕清修。
苦节长如此,虚心不外求。
琴樽忘老病,几席共绸缪。
岁晚根逾固,霜繁花益稠。
山空鹧鸪怨,海阔凤凰忧。
高志宁须待,深栖且自谋。
何因孤兴发,吹笛上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