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深院,霜笼月采生寒晕。度翠幄、风触梅香喷。
渐岁晚、春光将近。
惹离恨万种,多情易感,欢难聚少愁成阵。
拥红炉,凤枕慵敧,银灯挑尽。
当此际,争忍前期后约,度岁无凭准。
对好景、空积相思恨。但自觉、恹恹方寸。
拟蛮笺象管,丹青好手,写出寄与伊教信。
尽千工万巧,唯有心期难问。
华堂深院,霜笼月采生寒晕。度翠幄、风触梅香喷。
渐岁晚、春光将近。
惹离恨万种,多情易感,欢难聚少愁成阵。
拥红炉,凤枕慵敧,银灯挑尽。
当此际,争忍前期后约,度岁无凭准。
对好景、空积相思恨。但自觉、恹恹方寸。
拟蛮笺象管,丹青好手,写出寄与伊教信。
尽千工万巧,唯有心期难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院寒夜的景象,霜月交辉,梅香随风。诗人通过对华堂深院中春光将近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难聚之人的无限惆怅与思念。诗中的“多情易感”透露了诗人性格的细腻与敏感,而“欢难聚少愁成阵”则是对短暂欢聚与频繁离别的深刻感慨。
银灯下,诗人独自拥红炉,凤枕慵敧,情景交织。时光流逝,前期后约变得遥不可及,度岁无凭准,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与人间聚散的无常。在这样的夜晚,对美好景象的回忆只增添了相思之恨,而这种恹恹的情怀又是如此地难以触摸。
诗人想要通过书信与远方的亲人交流心意,希望借助“蛮笺象管”、“丹青好手”的笔墨,将情感寄托于文字。但即便用尽千工万巧,也只能表达一部分之情,而那深藏于心的期盼,却是难以完全倾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寂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书信艺术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