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此为图者。计生平、嵚嶙垒落,未经挥洒。
富贵何时思量起,凡事尽如此画。
纵满地、才源倾泻。
但频年驱驰南北,到头末、抹却当时话。
惟此剑,镇无价。从前只向车前挂。
看中原、平沙万里,尽堪驰马。
建礼门边题名后,便到晾鹰台下。
且自解、双环重把。
多少英雄今安在,遇甘蝇、莫折飞蓬射。
穷与达,有时也。
想此为图者。计生平、嵚嶙垒落,未经挥洒。
富贵何时思量起,凡事尽如此画。
纵满地、才源倾泻。
但频年驱驰南北,到头末、抹却当时话。
惟此剑,镇无价。从前只向车前挂。
看中原、平沙万里,尽堪驰马。
建礼门边题名后,便到晾鹰台下。
且自解、双环重把。
多少英雄今安在,遇甘蝇、莫折飞蓬射。
穷与达,有时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毛奇龄对好友吴宝崖所绘《停鞭拂剑图》的题词,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与英雄豪情。诗人首先赞赏画家的技艺,认为图中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风采,如峥嵘山石般未经刻意雕琢,自然生动。他感叹富贵无常,即使才华横溢,也难逃岁月流转,许多壮志豪言最终被遗忘。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图中的剑,强调这把剑的无价之宝,象征着英雄的坚韧与忠诚。他回忆起过去,那剑曾挂在车前,象征着主人公的豪情与抱负。诗人想象画面中的英雄驰骋于广袤的中原大地,意气风发,然而时光荏苒,这些英雄如今何在?他借用典故,提醒朋友要珍惜当下,勿因一时得意或失意而轻易放弃。
最后,诗人以“穷与达,有时也”收束全诗,表达人生无常,无论贫穷还是显达,都应保持英雄本色,不因境遇改变而改变志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毛奇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作品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