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太白感秋》
《和太白感秋》全文
宋 / 谯令宪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余年四十九,滥分盆城竹。

悠然望匡庐,秀色良可掬。

缅思二先生,风流昔所独。

紫极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兹余还一来,契合若龟卜。

行年适相同,妙语难再复。

杖屦兼经从,陈迹犹可覆。

怀人夜永叹,归欤清睡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báigǎnqiū
sòng / qiáolìngxiàn

niánshíjiǔlànfēnpénchéngzhú

yōuránwàngkuāngxiùliáng

miǎnèrxiānshēngfēngliúsuǒ

gǎnqiūyínběichuāngyuè宿

háiláiruòguī

xíngniánshìxiāngtóngmiàonánzài

zhàngjiānjīngzòngchényóu

怀huáirénfàngyǒngtànguīqīngshuìsh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谯令宪的作品,标题为《和太白感秋》。诗中,诗人以四十九岁的年龄,感叹自己分得盆城竹之雅趣,悠然远眺庐山,欣赏其秀美的景色,不禁怀念起古代的两位风流人物。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李白的秋意诗篇相呼应,夜晚在北窗下吟咏,仿佛能通过占卜般预感到与古人的心灵契合。诗人感慨岁月如梭,妙语不再,但仍愿持杖徒步,追寻先贤足迹,回味往昔。深夜怀人,诗人长叹不已,最后表达出对清静睡眠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谯令宪
朝代:宋

谯令宪(一一五五~一二二二),字景源(一作元),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仙游尉。历知钱塘、衡山县。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主管官告院。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司农寺主簿,迁太府寺丞,出知江州。开禧元年(一二○五),以都官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三年,为军器少监。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婺州,迁提点浙东刑狱兼提举常平。八年,提点江东刑狱。九年,以秘书修撰奉祠。十四年,起为福建转运判官。十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见《西山文集》卷四四《谯殿撰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申州访大复先生旧宅寄怀启图太史

一代名家大雅新,胎簪山色尚嶙峋。

紬书石室今良史,典秘兰台有世臣。

策杖我寻浉水月,挥鞭君醉蓟城春。

应门不用询名姓,此地多来问字人。

(0)

刘太守邀游郊园泛舟玄湖四首·其四

风尘予傲吏,禁闼尔閒人。

门颇容长铗,星能聚角巾。

考槃黄子国,进艇大淮滨。

便欲拈书籍,茅斋愿结邻。

(0)

答朱孔阳四首·其三

孤飞不能群,殊域不能亲。

似彼客游子,悢悢愁苦辛。

褰裳陟高冈,萦流见淮濆。

逖矣豫章山,何况豫章人。

瓜生蒙棘中,采棘伤瓜根。

衿契远若近,缠绵自相因。

涉江将何时,悽恻伤我神。

(0)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其二

赵北燕南节制雄,汉家深倚右扶风。

看君别乘行春去,桑枣阴连一郡中。

(0)

首蓿斋初成郭山人霁上人自焦山见过

高士能同首蓿盘,僧携明月下天坛。

谁云郑老斋中坐,不似焦仙洞口看。

(0)

送杨运判量移青州别驾三首·其一

通籍移家阊阖边,为郎深藉主恩偏。

悬金早遇燕台日,止辇曾逢汉署年。

迁客五噫宁忍去,诸生九辩已先传。

只今谁似君侯贵,赐履分明海岱前。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