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安乐果谁窝,小占当湖十顷莎。
亭子青天真自在,道人言句亦平和。
尽堪今古无穷否,老奈鸢鱼一笑何。
再拜我来还许竟,满湖明月到深坡。
人间安乐果谁窝,小占当湖十顷莎。
亭子青天真自在,道人言句亦平和。
尽堪今古无穷否,老奈鸢鱼一笑何。
再拜我来还许竟,满湖明月到深坡。
这首诗描绘了静观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人间安乐果谁窝”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暗示了诗人对于世间安乐的思考与探寻。接着,“小占当湖十顷莎”描绘了一幅湖面广阔、绿草如茵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宁静。
“亭子青天真自在,道人言句亦平和”两句,通过描述亭子与道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祥和的氛围。这里的“道人”不仅指出了人物的身份,也暗含了对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向往。
“尽堪今古无穷否,老奈鸢鱼一笑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即使面对岁月的无情,也能以轻松的心态看待。
最后,“再拜我来还许竟,满湖明月到深坡”以再次拜别结束,预示着诗人将离开此地,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这片美景的不舍与怀念。满湖的明月映照在深坡之上,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平实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
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
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
能将直道历荣班,事著元和实录间。
三表自陈辞北阙,一家相送入南山。
买来侍女教人嫁,赐得朝衣在箧闲。
宅近青山高静处,时归林下暂开关。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
勋业新城大梁镇,恩荣更守洛阳宫。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
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
从来闲坐惯,渐觉出门难。
树影新犹薄,池光晚尚寒。
遥闻有花发,骑马暂行看。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
摇扬花杂下,娇啭莺乱飞。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旂。
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