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蚱蜢》
《蚱蜢》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东时托阜螽名,柔翅脩胫捷且轻。

好向长林饱风雾,主人嫌汝夜来声。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蚱蜢这一昆虫的形象与习性。首句“江东时托阜螽名”,以江东为背景,点出蚱蜢的栖息地,同时巧妙地将蚱蜢与阜螽(一种昆虫)联系起来,暗示蚱蜢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接着,“柔翅脩胫捷且轻”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蚱蜢的体态特征——翅膀柔软而修长,腿脚敏捷且轻盈,展现了蚱蜢灵活多动的特点。

“好向长林饱风雾”进一步描述了蚱蜢的生活习性,它喜欢在茂密的树林中生活,享受着风和雾带来的自然滋养,暗示蚱蜢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主人嫌汝夜来声”则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蚱蜢夜间鸣叫的不满,或许是因为其叫声打扰了人们的宁静,或是影响了某些活动的进行,从而引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蚱蜢这一昆虫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春日山中怀周伯恒宪使

平林春鸠鸣,茶人闻曙戒。

植杖循青畦,霄晴涤余蔼。

俯仰极天泉,所思竟谁在。

感公推至心,生平无殊快。

旁语及家事,久隐苦穷隘。

古有苏云卿,食圃于不贷。

更语及神仙,低徊若深慨。

古有许旌阳,忠孝垂当代。

仲君抱奇质,叶药起沉瘥。

浩然鸾鹤情,遂欲游方外。

吁嗟世风下,黄虞邈难逮。

谡谡松崖吹,仿佛留清籁。

(0)

留别季希韩同令兄沧苇侍御

不著千狐腋,便跨千金鞍。

此乐何足道,最忆心所欢。

老作广陵客,半岁别江干。

南烹爱鱼虾,西馔列脯肝。

困坐蹇驴背,腰脚失轻安。

上党天下脊,望远路漫漫。

对此重离别,亟归腊已残。

妇卧牛衣中,泪不为汝弹。

儿恐复却去,兴不为汝阑。

念我故人面,秉烛须细看。

故人喜我至,谈深酒屡寒。

我爱兽炭红,顿忘斤力殚。

博雅侍御公,邀过同盘餐。

谓言吾弟宅,虽无杜位宽。

与君同守岁,勿负良会难。

请看雌雄剑,既合谁不叹。

留客无奇策,何以免疲单。

但愿泥滑滑,后土无寸乾。

(0)

顾子宁人赠诗随复报之如韵

好音无一字,文彩会贲岩。

正选高松座,谁能小草镵。

天涯之子遇,真气不吾缄。

秘读朝陵记,臣躬汗浃衫。

(0)

梦觉

一枕秋窗梦未闲,半生如醉独蹒跚。

逢时漫说平津阁,往路多成蜀道山。

岂有金兰同臭味,也知秦越共尘寰。

羡门已去长房远,更向何人觅大还。

(0)

双峰歌

剑台北望得双峰,巍然耸出青芙蓉。

彼此相依殊回绝,参差并峙何玲珑。

枯藤屈曲蟠其上,仰看体势如虬龙。

径仄岂容樵牧至,石高时见云霞封。

就中瀑布倚空泻,淙淙声应千林松。

游人到此奇绝处,顿令洞目开心胸。

倚树徘徊不能去,泠然暮色无行踪。

青沟此去知不远,禅关未见先闻钟。

(0)

高宗纯皇帝御制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章乾隆四十一年·其十四

旬余栈驿八朝至,一片红旗万马飞。

来路群番喜且惧,国之庆也国之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