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草敷荣翠满墟,夕阳归牧雨晴初。
清时只唱升平曲,牛角何心挂汉书。
庶草敷荣翠满墟,夕阳归牧雨晴初。
清时只唱升平曲,牛角何心挂汉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晚景图。首句“庶草敷荣翠满墟”,以“庶草”泛指田野间的各种植物,它们在夕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翠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满了乡村的自然美。接着,“夕阳归牧雨晴初”一句,将画面推进到傍晚时分,牧童们赶着牛群归来,天空刚刚放晴,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宁静的氛围。
“清时只唱升平曲”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幸福的感慨,用“升平曲”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时代背景,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最后一句“牛角何心挂汉书”,以反问的形式,形象地展现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不懂得书本知识的深奥,但正是这种淳朴、自由的生活态度,与诗中所描绘的和谐景象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牧歌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们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社会的深刻感悟。
山居少尘事,行吟步高舂。
连林不知远,倏度云间峰。
寺门幽径熟,婉㜻抚长松。
禅老款虚室,情亲色弥恭。
玄论烬华烛,疏食临暮钟。
浴我清净水,形骸缅冲融。
虚襟释滞念,真气生灵宫。
蒲团结跏趺,宛坐青夫容。
就枕忽成寐,梦觉忘所从。
天明返蓬户,日出山烟浓。
场雀惊且飞,篱犬隔树嘷。
开门见田父,饷我携浊醪。
寒暄甫及席,首陈入城劳。
继云太庙灾,策免数大僚。
京兆岁大比,荐拔多英豪。
请君望泰阶,清平在崇朝。
闻言谢田父,野语胡大谬。
我袖恨不长,无以掩君口。
进退国大政,柄在相与后。
挥霍如云雷,小民但奔走。
尔我服稼穑,所忧唯百亩。
出位而妄言,它人恐相诟。
山厨蒸藜熟,与君酌君酒。
明月生东山,移床就衰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