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京都篇用杜洗兵马韵》
《京都篇用杜洗兵马韵》全文
清 / 徐咸清   形式: 古风

京都形势连关东,万方玉帛朝会同。

英灵社稷风云表,图籍山河指顾中。

耕凿从前忘帝力,干羽年来戢武功。

臣僚师济太和殿,天子恭默乾清宫。

径可垂裳阜民物,不须访道过崆峒。

玉门月静传烽色,铜柱天高洗瘴风。

受历应天才不小,祥符瑞箓古来少。

帷幄英谋布遐迩,庙堂德意沦深杳。

将校论丘转精锐,守令为官辄明了。

涸辙终应活鲋鱼,卑栖自合安穷鸟。

海岛无烦义士从,吴门不用愁肠绕。

六服苍茫鸿雁集,九天摇动星河晓。

此时世事谁禁当,非民非庶非侯王。

太平有象定难见,身纵贫贱犹康强。

驭众真看调六马,防民慎勿壅宣房。

腐儒寸心夙愚昧,杞人翘首忧穹苍。

缅怀区夏风尘息,想望天家筹画长。

放牛归马神功著,《击壤》歌衢景运昌。

梯航山海俱来贡,人民老死无迎送。

阊阖何时降绿图,滋液崇朝满银瓮。

群工谩议东封礼,太史好献南山颂。

处处鼓声村社饮,家家农器桑田种。

贤士虽虚傅野筑,哲王尚切商岩梦。

致君尧舜自有人,布衣末议成何用。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咸清的《京都篇用杜洗兵马韵》描绘了京都的繁华景象和盛世气象。首联以京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开篇,强调其与关东的紧密联系,万国来朝,显示出国家的威仪。颔联赞美朝廷的英明领导,以及图籍典章的丰富,象征着国家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颈联转向对百姓生活的描述,赞美农耕和平的岁月,以及皇帝的谦逊和仁政。接着,诗人提到边疆安宁,烽火不再,铜柱之地瘴气尽消,展现了国家的安定与强大。尾联进一步阐述,即使在太平盛世,皇帝仍不忘民生,百姓安居乐业,无需忧虑。

诗人通过各种细节,如海岛上不再需要义士出征,吴门不再有愁肠,表达了天下太平的景象。他还强调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百姓的和谐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最后,诗人以《击壤》之歌和农耕丰收的画面收束,展现出国家富饶和人民的幸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京都的繁荣,又体现了作者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怀,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和盛世理想。

作者介绍

徐咸清
朝代:清

浙江上虞人,字仲山。国子生。康熙十八年举鸿博,罢归,少时有文名。精字学。有《资治文字》百卷,毛奇龄称为古今巨观。
猜你喜欢

指下黄金星未曙,七条弦上夜乌啼。

(0)

哭王赞府

白水流今古,青山送死生。

驱驰三楚掾,倏忽一空名。

金玉埋皋壤,芝兰哭弟兄。

龙头孤后进,鹏翅失前程。

愁变风云色,悲连鼓角声。

落星辞圣代,寒梦闭佳城。

伊昔来江邑,从容副国英。

德踰栖棘美,公亚饮冰清。

大厦亡孤直,群儒忆老成。

白驹悲里巷,梁木恸簪缨。

陇遂添新草,珠还满旧籯。

苍苍难可问,原上晚烟横。

(0)

将归旧山留别

相共游梁今独还,异乡摇落忆空山。

信陵死后无公子,徒向夷门学抱关。

(0)

戏题山居二首·其二

虽有柴门长不关,片云高木共身闲。

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欲移居更上山。

(0)

忆山中

长吟重悒然,为忆山中年。

清瑟泛遥夜,乱花随暮烟。

珠林馀露气,乳窦滴香泉。

迹远尘埃外,花开绮藻前。

岩罗云貌逸,竹抱水容妍。

蕙磴飞英绕,萍潭片影悬。

林藏诸曲胜,台擅一峰偏。

会可标真寄,焚香对石筵。

(0)

素丝

园客丽独茧,诗人吟五緵。

如何墨子泪,反以悲途穷。

我意岂如是,愿参天地功。

为线补君衮,为弦系君桐。

左右脩阙职,宫商还古风。

端然洁白心,可与神明通。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