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环十亩,负郭水云乡。
蛤蟹分朝市,凫鹥放野塘。
沿溪秋潦长,满陌稻花香。
短棹桥西驻,穿林入草堂。
垂杨环十亩,负郭水云乡。
蛤蟹分朝市,凫鹥放野塘。
沿溪秋潦长,满陌稻花香。
短棹桥西驻,穿林入草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以“垂杨环十亩,负郭水云乡”开篇,将张穆之的草堂置于一片环绕着垂柳的广阔田野之中,与远处的云雾相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接着,“蛤蟹分朝市,凫鹥放野塘”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蛤蟹在清晨的集市中忙碌,而野鸭水鸟则在广阔的池塘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沿溪秋潦长,满陌稻花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丰收景象,溪流边长满了秋水,稻田里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气,一派丰饶的田园风光跃然纸上。最后,“短棹桥西驻,穿林入草堂”则以动态的笔触收束全诗,诗人划着小船来到桥西,穿过密林,最终抵达了张穆之的草堂,整个过程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绝世非常艳。试相看、第一韶光,琼楼不远。
春到洛阳春已去,彩凤飞来天半。
占遍了、豪华庭院。
生怕流莺轻觑见,锦屏风、垂下销金幔。
绮筵设,华灯灿。惊人富贵何妨晚。
仗天工、著意栽培,奇葩满眼。
到此群芳都减价,一夜狂风吹散。
越现出、云霞烂漫。
花里清歌花外月,倚阑干、谁把红箫按。
多应是,神仙眷。
卷起红幡,解却金铃,泪珠满腮。
记清明才过,画图半幅,芳菲未改,锦绣成堆。
怎奈枝头,一经夜雨,狼藉脂痕处处皆。
飘零甚,怎觅来净土,好把香埋。
几番费我疑猜,便嫁与、东风也不才。
早阶前延伫,从容收拾,阑边凭倚,妥帖安排。
不识今番,关它何事,蝶浪蜂狂去复来。
斜阳外,问芳魂何处,酹尔三杯。
丰姿袅袅,况西风添上,几分清瘦。
无限幽思争诉得,总要芳心禁受。
急雨凋颜,斜阳送影,真个魂消透。
春阴过尽,绿章更有谁奏。
此去怜惜无人,夜深回想,酒醒繁华候。
我亦未经寥落者,竟到孤镫残漏。
梦阻江关,霜横庭院,一样情迤逗。
好留晚艳,重来消遣长昼。
擐甲投戈,过萧寺、晨钟甫歇。
想当日、冲冠怒发,满怀忠烈。
剑气夜寒阳羡草,笔光阵扫金沙月。
拂残碑、遗恨对西湖,同悲切。淮北耻,终难雪。
淮西议,终难灭。叹黄龙未饮,金瓯还缺。
潭水秋吟名士句,冰天泪洒英雄血。
看阴阴、松柏向南枝,朝双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