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家尚书令,督军拒清溪。
背痈正新愈,苦战力不支。
二子亦阵亡,其母哭抚尸。
父忠子尽孝,死也甘如饴。
导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规。
嗣皇尚未立,岂臣辞疾时。
又请免导官,亏法而从私。
事虽寝不行,举朝严惮之。
诸子宏风流,鄙吝非壶谁。
宁如含瓦石,放达非所期。
悖礼伤教化,倾覆实在兹。
乃信死难臣,平日谏诤姿。
忠孝萃一门,可以悟脩齐。
卡家尚书令,督军拒清溪。
背痈正新愈,苦战力不支。
二子亦阵亡,其母哭抚尸。
父忠子尽孝,死也甘如饴。
导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规。
嗣皇尚未立,岂臣辞疾时。
又请免导官,亏法而从私。
事虽寝不行,举朝严惮之。
诸子宏风流,鄙吝非壶谁。
宁如含瓦石,放达非所期。
悖礼伤教化,倾覆实在兹。
乃信死难臣,平日谏诤姿。
忠孝萃一门,可以悟脩齐。
此诗描绘了一位尚书令在国家危难之际,身患重病仍坚持督军作战,直至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其子亦随父战死沙场,母亲悲痛抚尸。诗中赞扬了父子二人忠孝两全的高尚品德,即使面对死亡也甘之如饴。同时,诗人也对这位尚书令的正直品行和谏言精神表示了高度肯定,认为他虽非社稷之臣,却能坚守原则,即使在嗣皇未立之时,也不辞疾推卸责任,甚至请求免除自己的官职以维护法律公正,尽管此举未能实行,但已让朝野上下敬畏。诗中还提到其家族成员的风流雅量,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最后,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强调了忠孝并重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赫赫我祖,令德孔艾。既彰乃家,亦浃累世。
伯发其祥,用昭厥裔。鹡鸰在原,我父则季。
伯也亢宗,宜兄宜弟。爰歌埙篪,载咏棠棣。
令兹著雍,涒滩则从。伯也六十,初度乃逢。
父亦大年,翩然两翁。举酒属伯,君子如龙。
唯川新至,是在尔躬。南山有柏,北山有松。
何以祝之,万福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