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江心寺》,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象。首联“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想象寺庙由龙宫得来,历经五百年的沧桑,与周边的城郭树木和乡村炊烟融为一体,富有神秘色彩。颔联“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描绘了寺庙周围茂密的树林仿佛从江水中升起,而两座塔则曾高耸入云,支撑着半边天空,展现了寺庙的宏伟壮观。
颈联“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细腻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宁静,石头被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夜晚的磬声伴随着月光洒在渔舟上,显得静谧而深远。尾联“袈裟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僧袍的影子延伸到门外的水面,十年间又有谁还能在此享受象宴般的盛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江心寺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历史变迁和静谧氛围,寓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鸣珂绣毂,锦带吴钩。曾雅称、量金结胜游。
信人间无点事、可挂心头。
须知,不待把闲情酿做闲愁。只恐落高人第二筹。
歌云容裔,梦雨迟留。殢惯振芳尘,不夜楼。
光饰仙春盛迹,点化温柔。
索教颓纵惜花人,标榜风流。快入醉乡来,刘醉侯。
辰出街头,酉归堂内,切须规矩随身。
志诚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历名山福地,不耻问、参访高人。
休夸逞,断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烧丹并炼药,琴棋书画,各有司存。
应干请祈法术,都是谩劳神。
且任随缘乞化,省多少、劳碌精神。
团圞坐,齐同慈爱,异骨总成亲。
全真大道理无穷,妙得至人端的。
说破先天玄妙处,默悟其中消息。
体物全彰,应机独露,悟了生前毕。
虽明此理,工夫最要绵密。
低头泄漏天机,不因师指此事如何识。
万类三才谁主运,建立乾坤无一。
变化无穷,包含不尽,运用无踪迹。
虚空打破,光明遍周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