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心寺》
《江心寺》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0)
翻译
佛祖借用龙宫五百年的时光,公平地分配给城中的树木与乡村的炊烟。
丛林突然涌现于河流中央,两座塔曾经高举半边天空。
石头的颜色仿佛带着云雾笼罩过行人的衣袖,磬声伴随着月光洒在渔船上。
僧袍的边界不受门前河水限制,十年间又有谁坐在象宴的席上呢?
注释
佛借:佛祖借用。
龙宫:神话中的海底宫殿。
平分:平均分配。
城树:城市中的树木。
村烟:乡村的炊烟。
丛林:广大的森林。
中流地:河流的中央。
双塔:两座塔。
半壁天:半个天空。
石色:石头的颜色。
云笼:像云雾一样笼罩。
客袖:行人的衣袖。
磬声:寺庙中的敲击磬的声音。
渔船:打渔的小船。
侵门水:越过门槛的河水。
象筵:象牙装饰的宴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江心寺》,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象。首联“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想象寺庙由龙宫得来,历经五百年的沧桑,与周边的城郭树木和乡村炊烟融为一体,富有神秘色彩。颔联“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描绘了寺庙周围茂密的树林仿佛从江水中升起,而两座塔则曾高耸入云,支撑着半边天空,展现了寺庙的宏伟壮观。

颈联“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细腻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宁静,石头被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夜晚的磬声伴随着月光洒在渔舟上,显得静谧而深远。尾联“袈裟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僧袍的影子延伸到门外的水面,十年间又有谁还能在此享受象宴般的盛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江心寺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历史变迁和静谧氛围,寓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长相思.赠零口权先生

出家儿。处无为。至死如同初出时。何愁道不知。

内慈悲,外憨痴。绝虑忘机无执迷。刀圭有分携。

(0)

奉和奥屯都事秋怀

灵河七夕巧云稠,坠露声清夜得秋。

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

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

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

(0)

六国朝令.家园席间作

鸣珂绣毂,锦带吴钩。曾雅称、量金结胜游。

信人间无点事、可挂心头。

须知,不待把闲情酿做闲愁。只恐落高人第二筹。

歌云容裔,梦雨迟留。殢惯振芳尘,不夜楼。

光饰仙春盛迹,点化温柔。

索教颓纵惜花人,标榜风流。快入醉乡来,刘醉侯。

(0)

满庭芳

辰出街头,酉归堂内,切须规矩随身。

志诚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历名山福地,不耻问、参访高人。

休夸逞,断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烧丹并炼药,琴棋书画,各有司存。

应干请祈法术,都是谩劳神。

且任随缘乞化,省多少、劳碌精神。

团圞坐,齐同慈爱,异骨总成亲。

(0)

无俗念

全真大道理无穷,妙得至人端的。

说破先天玄妙处,默悟其中消息。

体物全彰,应机独露,悟了生前毕。

虽明此理,工夫最要绵密。

低头泄漏天机,不因师指此事如何识。

万类三才谁主运,建立乾坤无一。

变化无穷,包含不尽,运用无踪迹。

虚空打破,光明遍周无极。

(0)

通州道中

冉冉年华老,飘飘客路难。

尘埃山色断,云雾日光寒。

念远心先折,孤吟鼻亦酸。

平生江海意,潦倒愧儒冠。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