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奥屯都事秋怀》
《奉和奥屯都事秋怀》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灵河七夕巧云稠,坠露声清夜得秋。

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

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

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àotúndōushìqiū怀huái
yuán / cháng

língqiǎoyúnchóuzhuìshēngqīngqiū

yuèlěngguìhuāpiāozuǒjièshānhánluòdōngōu

rénliánwángǎocáimèishuíjièkuíjiǎnshàntóu

zhúyǐngjìnchuāngzhēnchǔmèngsuínánwènxíngzhōu

鉴赏

这首元代马祖常的《奉和奥屯都事秋怀》描绘了七夕时节的景象,以灵河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秋季的特色。"灵河七夕巧云稠"一句,通过繁密的巧云,暗示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情境。"坠露声清夜得秋",清冷的露珠滴落声,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秋意。

接下来的两句"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通过描绘桂花飘香和荔子落地的场景,展现了季节的转换,以及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左界"和"东瓯"都是地理名词,暗寓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关怀,纨缟裁衣,蒲葵制扇,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寄托着深深的亲情和友情。最后一句"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以砧声和梦中询问行舟,进一步渲染了思乡之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关切。

整首诗以七夕为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渔庄

杨柳拂紫扃,芙蓉落晚汀。

鸥眠沙嘴白,山近屋头青。

樽酒何劳劝,渔歌岂厌听。

王维爱裴迪,联句不曾停。

(0)

题吾子行遗墨后

立世守兹道,毅然生死间。

奄去同其尽,荣辱岂相关。

若人固可悲,吊溺吾所艰。

萧瑟见遗墨,风雨惨容颜。

秦唐去我远,二李无时还。

世传斯有在,邈哉不可攀。

(0)

题挟弹图

绿树阴阴水满堤,春风立马看黄鹂。

凭郎金弹莫轻发,恐有慈乌来上栖。

(0)

怡云轩歌为茂上人赋

怡云轩前古松树,日日云来满幽户。

怡云野老对松眠,看云自来还自去。

非烟非雾流光晶,白衣苍狗倏多形。

有时骤雨动灵怪,恐是老龙来听经。

饥食坐单行复息,心与浮云两无迹。

钵中水是天上泉,窗隙罅非山下石。

青天漫漫积空寥,磅礴云间无远遥。

乘之瞬息千万里,灵鹫峰头雪未消。

我乐在云云我悦,相从不似长相别。

云归岩洞我还山,碧潭夜夜看孤月。

(0)

题周公瑾墓

伯符早世将军死,邺下群臣贺魏公。

石马荒凉眠道左,紫髯仓卒帝江东。

二乔信是倾城色,甲第空规建业宫。

百尺孤坟盖春草,远林寒食纸钱风。

(0)

秋日陪杜徵君李先生游金华山

轻云澹秋色,凉日静琳宫。

水落白石上,人行深树中。

悠悠坐长啸,肃肃来清风。

仙人不可见,芳草碧丛丛。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