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年不待,高蹈古来闻。
牵世俱为客,辞官独见君。
到家春草合,度岭瘴烟分。
去去嵩山迥,何由系白云。
归心年不待,高蹈古来闻。
牵世俱为客,辞官独见君。
到家春草合,度岭瘴烟分。
去去嵩山迥,何由系白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送董道夫还大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董道夫归乡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首联“归心年不待,高蹈古来闻”描绘了友人归心似箭,急切地踏上回乡之路,这种对故乡的渴望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有的情感。接着,“牵世俱为客,辞官独见君”两句,既写出了友人在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也表达了诗人对其选择辞官归隐的理解与敬佩。诗人通过对比,突显出友人与世间的疏离感,以及其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
“到家春草合,度岭瘴烟分”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象,春草茂盛,生机勃勃,象征着友人即将回到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家乡;而“度岭瘴烟分”则暗示了归途中的艰难与挑战,但同时也预示着友人将克服困难,最终达到目的地。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的变换,寓意着友人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最后,“去去嵩山迥,何由系白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嵩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用以象征友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然而,诗人又以“何由系白云”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即虽然友人选择了归隐,但诗人仍希望他能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这句诗蕴含了诗人对友人既有祝福也有不舍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乡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选择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吾国张平子,风烟守钓矶。
思玄才不忝,拾紫愿多违。
是出输芹曝,非关厌蕨薇。
交游行赠策,妻子走牵衣。
试问登燕陇,何如息汉机。
貂裘季子去,驷马长卿归。
薜荔悬初服,松筠隐旧扉。
独怜垂老日,更逐断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