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风叶满苏楼,冉冉巴山过菊秋。
乱世棼然翻作客,大江东去不回头。
仍依腊月成私祭,并寿朝云祝好逑。
此地故人多丙子,南飞一鹤胜黄州。
来时风叶满苏楼,冉冉巴山过菊秋。
乱世棼然翻作客,大江东去不回头。
仍依腊月成私祭,并寿朝云祝好逑。
此地故人多丙子,南飞一鹤胜黄州。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赵熙为纪念苏东坡生日而作,表达了对东坡的敬仰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首句“来时风叶满苏楼”,描绘了诗人来访时苏轼当年所在的苏楼秋景,落叶纷飞,暗寓岁月流转。次句“冉冉巴山过菊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巴山之景与菊花之秋,都与东坡的诗情画意相呼应。
“乱世棼然翻作客”直抒胸臆,感叹身处乱世,人生如浮萍,东坡曾为贬谪异乡的客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漂泊之感。“大江东去不回头”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既是对东坡豪放词风的致敬,也寓言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无法逆流。
“仍依腊月成私祭,并寿朝云祝好逑”写诗人自己在腊月里举行私祭,追思东坡的挚爱朝云,同时也祝愿美好的情感得以延续。最后两句“此地故人多丙子,南飞一鹤胜黄州”以丙子年为时间线索,怀念与东坡同时代的故人,又借“南飞一鹤”象征东坡的高洁品格,暗示自己虽处困境,但心向黄州般的自由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苏东坡的追忆和自身的寓言,展现了诗人对东坡的崇敬以及对乱世人生的感慨。
七年不见邬君久,相见?毛各衰朽。
可怜病骨掩柴门,穷巷人稀吠孱狗。
挑灯论旧惨无欢,物态升沉付杯酒。
朱生忧客日举觞,留宾花下开茅堂。
飞书招余愁未起,恼杀红梅花满墙。
年来万事成超忽,悲歌堕尽荆卿发。
穷愁天地振关心,病起河山甘付骨。
流莺百啭春行迟,东风不放樱桃枝。
山翁倒屣掷杖笑,尊足者存空尔为。
一生能着几两屐,寸圭莫黑千茎丝。
以兹闭户自轰饮,独酌床头金屈卮。
酒酣起舞僵复偃,抱膝能歌梁父词。
何如山中老木客,一足?踔还吟诗。
万树杳无声,高林哀梵急。
鸣钟警幽沉,凄其神鬼入。
独坐泯群虑,当门众峰立。
寥寥虚堂上,张灯草虫集。
物外寡所营,孤怀邈何及。
不眠天汉高,星河覆井邑。
欲言谁予晤,落月在西隰。
浩然夜气中,松根露初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