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持节欲何之,好是中原酣战时。
天远储闱淹岁月,云缠杀气傍旌旗。
渭川浪急舟行速,秦树阴深马去迟。
复命东藩还几日,风霜看取鬓成丝。
使君持节欲何之,好是中原酣战时。
天远储闱淹岁月,云缠杀气傍旌旗。
渭川浪急舟行速,秦树阴深马去迟。
复命东藩还几日,风霜看取鬓成丝。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为友人路理问出使太原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出使期间可能面临的艰难与危险的担忧,以及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
首句“使君持节欲何之”,以使者的身份起笔,暗示路理问肩负重任,即将前往太原。接着,“好是中原酣战时”暗指时局动荡不安,战斗频繁,表达了对友人身处战乱之地的忧虑。
“天远储闱淹岁月”描绘了路理问远离京城,时间漫长,暗示旅途的艰辛和等待归期的无奈。“云缠杀气傍旌旗”进一步渲染了战争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出使途中的紧张与凶险。
“渭川浪急舟行速,秦树阴深马去迟”通过描绘渭河上的急流和秦地的深林,形象地写出路理问行程的匆忙,同时也寓含着对友人归期遥遥的感叹。
最后两句“复命东藩还几日,风霜看取鬓成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归来后,岁月已逝、容颜老去的担忧,也寄寓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怀,又有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胡公起三晋,才如山河雄。
弊裘走上都,气压洛与嵩。
岂无济时策,入对明光宫。
战尘一飘荡,只影随疏蓬。
虎符静为治,使节凛生风。
所出毫末耳,照眼惊儿童。
朅来堕闲冷,玉匣藏霜锋。
忽买巫峡舟,飘飘指吴中。
遥知迁擢近,黼座思夔龙。
他时卧华省,清梦来巴邛。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
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登临顿懒。
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
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
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山阴路畔。
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