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来恨见秋霖迟,淋漓浃月仍苦之。
禾焦豆萎已无救,坏屋决梁安用为。
生柴价高陈粟贵,流离载道闻歔欷。
莫怪农家贱卖牛,待餔欲给晨昏费。
旱来恨见秋霖迟,淋漓浃月仍苦之。
禾焦豆萎已无救,坏屋决梁安用为。
生柴价高陈粟贵,流离载道闻歔欷。
莫怪农家贱卖牛,待餔欲给晨昏费。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秋雨叹三首(其一)》描绘了久旱逢秋雨却来得过晚,连续多月的阴雨使得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打击的场景。诗人感叹稻谷枯黄、豆类凋零,即使雨水充足也无法挽回损失,甚至房屋破败,梁木难支。物价上涨,粮食昂贵,百姓流离失所,哀声四起。农人无奈贱卖家产,只为勉强维持早晚的生计。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困境和生活的艰辛。
把取菱花百鍊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嚬眉厌老终难去,蘸甲须欢便到来。
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绝嫌猜。
校量功力相千万,好去从空白玉台。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
古老相传见来久,岁年虽变貌常新。
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鼕鼕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妾家巫山隔汉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高楼迢遰想金天,河汉昭回更怆然。
夜如何其夜未央,闲花照月愁洞房。
自矜夫婿胜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
一从流落戍渔阳,怀哉万恨结中肠。
南山幂幂兔丝花,北陵青青女萝树。
由来花叶同一根,今日枝条分两处。
三星差池光照灼,北斗西指秋云薄。
茎枯花谢枝憔悴,香销色尽花零落。
美人长叹艳容萎,含情收取摧折枝。
调丝独弹声未移,感君行坐星岁迟。
闺中宛转今若斯,谁能为报征人知。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
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
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
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
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
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