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午夜两蝉娟,一立峰头一雾边。
学取画眉谁得似,天姿青白各为妍。
亭亭午夜两蝉娟,一立峰头一雾边。
学取画眉谁得似,天姿青白各为妍。
这首明代邹衍中的《峨眉夜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峨眉山的月色与蝉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句“亭亭午夜两蝉娟”,运用拟人手法,将午夜的月亮比作亭亭玉立的女子,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皎洁明亮,如同两位美丽的女子在午夜时分静静站立,展现出月色的清丽与神秘。
次句“一立峰头一雾边”,进一步扩展画面,将月光下的山峰与雾气巧妙结合,形成对比。山峰上的月亮似乎更加清晰明亮,而雾边的月亮则显得朦胧神秘,两者相映成趣,赋予了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后两句“学取画眉谁得似,天姿青白各为妍”则通过比喻,将月亮比作画眉,赞美其独特的美丽。这里不仅赞美了月亮本身的美丽,更强调了其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不同,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同时,“青白”二字也暗示了月亮在不同时间呈现出的不同色调,丰富了诗歌的意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色、山峰、雾气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峨眉山夜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交情世岂乏,道合古所难。
自我得此友,清芬袭芝兰。
苦语时见箴,微言获同参。
相从仁义林,超出名利关。
此乐未渠央,忽告整征骖。
索居可柰何,使我喟且叹。
至危者人心,易汩惟善端。
苟无直谅友,戒谨空杅盘。
重来勿愆期,同盟有青山。
圣经如杲日,群目仰辉耀。
利欲滑其中,云雾隔清照。
正须澄心源,乃许窥道妙。
周程千载学,敬静两言要。
几微察毫芒,根本在奥窍。
持此当弦韦,迂矣君莫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