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
《苦雨》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春浅天尚寒,雨多声入夜。

幽人不出门,坐惜梅花谢。

庭竹未抽萌,酴醾将覆架。

芳时喜病愈,浅酌供情话。

趋世剧曳牛,投閒如啖蔗。

因逢老农谈,悔不初学稼。

(0)
翻译
春天刚刚来临,天气依然寒冷,夜晚雨声不断。
隐士不愿出门,坐在家中惋惜梅花凋零。
庭院中的竹子还未发芽,酴醾花即将覆盖藤架。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因病痊愈而欢喜,浅酌美酒共话心事。
忙于世俗就像被拖着走的牛,如今闲暇如同品尝甘蔗般甜美。
偶遇老农交谈,我后悔没有早些学习农耕之事。
注释
春浅:春天刚开始。
天尚寒:天气仍然冷。
雨多:雨量大。
声入夜:声音传到夜晚。
幽人:隐士。
不出门:不愿外出。
坐惜:坐着惋惜。
梅花谢:梅花凋谢。
庭竹:庭院里的竹子。
抽萌:发芽。
酴醾:一种花。
覆架:覆盖藤架。
芳时:美好的时光。
病愈:康复。
浅酌:轻酌。
供情话:用来聊天。
趋世:投身世俗。
曳牛:被拖着走的牛。
投閒:投身闲暇。
如啖蔗:如同吃甘蔗。
老农:老农夫。
谈:交谈。
悔不:后悔没有。
初学稼:当初学习农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春夜景象。"春浅天尚寒,雨多声入夜"两句,营造出一个阴冷且湿润的季节氛围,春天的气息虽然初现,但夜晚的寒意和连绵的雨声,让人感到一些凉意和孤寂。

接着,诗人写道"幽人不出门,坐惜梅花谢",这里的"幽人"自指诗人自己,或许是因为天气的缘故,也可能是心境使然,他选择了室内的静谧,不愿意外出。"坐惜梅花谢"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易逝者之事物的感慨。

下文"庭竹未抽萌,酴醾将覆架"进一步渲染了这个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情境。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这里庭中竹子尚未抽出新芽,而酒已陈旧,将要被重新封存,这些都是对时间流逝和事物更新换代的一种感慨。

"芳时喜病愈,浅酌供情话"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因身体康复而带来的喜悦,以及在春夜中与人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浅酌"意味着饮酒不过量,这里可能隐含了对健康的珍视,以及在病愈后对生活的一种新的感悟和珍惜。

接下来的"趋世剧曳牛,投閒如啖蔗"则是一种自嘲与反思。诗人将自己比作耕田的人,将自己的努力工作比喻为犁地的辛勤,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一种自我批评和不满。

最后,"因逢老农谈,悔不初学稼"则是诗人在与老农交谈后,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反思。"悔不初学稼"表达了一种对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方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悔,这也许是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和追悔。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深邃,是一篇富含哲理的生活抒写。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与同舟诸师沿流选石口占

选佛须有缘,选官须有钱。

选石两不取,吾心贵自然。

(0)

和张子白过寺韵·其二

尘中难得此身安,高处偏宜著眼宽。

旧识渔樵惭宿诺,新知猿鹤快追欢。

三江过雨奔如马,双峡连云立似桓。

此地相期好乘兴,为君先制远游冠。

(0)

小除前五日立春

视历始知今岁闰,闭门先得隔年春。

蹉跎大尽无多日,取次小除才半旬。

野老焚香祠太乙,村童布席待庚申。

谁家腊里吹阳律,冻谷寒消斗柄寅。

(0)

送黎大年入西宁

结束琴书怅索居,泷江西去欲何如。

方将京雒三陈策,且向河阳一曳裾。

九月水边逢旅雁,六都沙别见嘉鱼。

临邛买酒堪留醉,莫漫狂歌学接舆。

(0)

同住东林,有厌清苦者相继辞去。时值小除,与诸子守岁,示此以坚其志

山厨破甑久生尘,笑拨寒灰事火神。

冷灶已无黔突客,居亭犹有刻舟人。

橘因易地春为枳,姜自经冬老更辛。

大尽到来能几几,暂留同住守庚申。

(0)

寄茎鉴二子

白云西望数峰青,咫尺家山在户庭。

蜾赢嘱儿当类我,猕猴怜子谓宁馨。

物情痴绝堪长叹,诗句吟来只自听。

身健报恩终有分,此间随地得参苓。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