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提壶》
《提壶》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古风

信州城西千万岭,上闻提壶有感兴。

频呼美酒要人听,应为先生太独醒。

啼处更当千万岭,极知山鸟意丁宁。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提壶》,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诗中以“提壶”这一形象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独醒之人的感慨与敬仰。

首句“信州城西千万岭,上闻提壶有感兴”,描绘了信州城西那连绵不绝的千万座山岭,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情感,引出诗人内心的感触。提壶,本是饮酒时用来盛酒的器具,此处借指饮酒之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将饮酒与思考、感慨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氛围。

接着,“频呼美酒要人听,应为先生太独醒”,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提壶人的行为动机——他频繁地呼唤美酒,并非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引起旁人的注意,传达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或情感。这里的“独醒”二字,既是对提壶人行为的赞美,也是诗人对其内心状态的投射,暗示了提壶人可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见解和立场。

后两句“啼处更当千万岭,极知山鸟意丁宁”,则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提壶人在山岭间行走,每到一处,都仿佛能听到山鸟的啼鸣,这些啼鸣似乎在对他进行叮咛或提醒。这里不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鸟以情感,更通过山鸟的啼鸣象征着自然界的启示或某种超脱尘世的智慧,进一步强化了提壶人所代表的独立思考和超凡脱俗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提壶这一形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独醒之人的深刻理解和敬佩,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豫章

郡名犹是汉流传,宇宙江山复几年。

画阁倚空家十万,红妆斗夜妓三千。

层城歌舞秋风外,故国兴亡夕照边。

近岁浔阳成重镇,镇南乌幕锁苍烟。

(0)

感兴

竹帛功名九折车,栖迟岩野竟何如。

浣花溪上寻佳句,积谷山头读异书。

江左风流空酝藉,淮南烟景尚凋疏。

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0)

御风亭

饮醉归时户欲扃,烟喧栖鸟噪荒荆。

飘飖万里鹏程远,缥缈三山鹤驾轻。

秋树凉生空过鹢,暮云光动海翻鲸。

酒徒他日如相问,为拂尘埃看姓名。

(0)

瀑布泉

鲛人对泣号且呼,洒落瀛洲万斛珠。

海神知贵不敢受,天池泻下扶焦枯。

初疑素霓随银汉,尽似明月投冰壶。

庐山瀑布几千丈,较此不可分锱铢。

胶西先生春睡足,喜见晴光漱寒玉。

武陵迷路初不知,错认松风响岩谷。

金波满泛琉璃钟,长揖云峰谢拘束。

更约青莲社里人,同向苍崖结茆屋。

(0)

适意

不效痴禅误此身,安居随分乐天真。

閒寻草药防医病,广施仙方为济人。

学道未逢师诀窍,收心且养自精神。

修持要到无空地,扫却从前碍眼尘。

(0)

答外

茜色霞笺照面赪,玉郎何事太多情。

风流不是无佳句,两字相思写不成。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