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城西千万岭,上闻提壶有感兴。
频呼美酒要人听,应为先生太独醒。
啼处更当千万岭,极知山鸟意丁宁。
信州城西千万岭,上闻提壶有感兴。
频呼美酒要人听,应为先生太独醒。
啼处更当千万岭,极知山鸟意丁宁。
这首诗名为《提壶》,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诗中以“提壶”这一形象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独醒之人的感慨与敬仰。
首句“信州城西千万岭,上闻提壶有感兴”,描绘了信州城西那连绵不绝的千万座山岭,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情感,引出诗人内心的感触。提壶,本是饮酒时用来盛酒的器具,此处借指饮酒之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将饮酒与思考、感慨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氛围。
接着,“频呼美酒要人听,应为先生太独醒”,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提壶人的行为动机——他频繁地呼唤美酒,并非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引起旁人的注意,传达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或情感。这里的“独醒”二字,既是对提壶人行为的赞美,也是诗人对其内心状态的投射,暗示了提壶人可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见解和立场。
后两句“啼处更当千万岭,极知山鸟意丁宁”,则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提壶人在山岭间行走,每到一处,都仿佛能听到山鸟的啼鸣,这些啼鸣似乎在对他进行叮咛或提醒。这里不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鸟以情感,更通过山鸟的啼鸣象征着自然界的启示或某种超脱尘世的智慧,进一步强化了提壶人所代表的独立思考和超凡脱俗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提壶这一形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独醒之人的深刻理解和敬佩,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鲛人对泣号且呼,洒落瀛洲万斛珠。
海神知贵不敢受,天池泻下扶焦枯。
初疑素霓随银汉,尽似明月投冰壶。
庐山瀑布几千丈,较此不可分锱铢。
胶西先生春睡足,喜见晴光漱寒玉。
武陵迷路初不知,错认松风响岩谷。
金波满泛琉璃钟,长揖云峰谢拘束。
更约青莲社里人,同向苍崖结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