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
《柳》全文
唐 / 徐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0)
注释
漠漠:形容光线微弱的样子。
金条:可能指代某种植物或花朵的金色线条。
解笼:释放、解开束缚。
飞霭:飞翔的雾气。
陶家:指陶渊明,这里可能暗示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崇尚。
辞荣:放弃荣耀。
翻译
淡淡的金色线条若隐若现,每年它都率先带来春天的消息。
解开束缚,让飞翔的雾霭延续芬芳的景色,不会随着傍晚的乱花飘落。
啼叫的鸟儿和蝉声让人感到惆怅,舞动的烟雾和摇曳的水面显得自在。
在陶渊明之后,这五株名贵的植物更加显著,听说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舍弃荣耀去种植它们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柳树图景。"漠漠金条引线微",柳丝如细线般轻柔,随风摇曳,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年年先翠报春归",柳树每到春天总是最先变绿,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解笼飞霭延芳景"一句,写出了柳丝在和风中舞动,如同美好的景致一般展开。"不逐乱花飘夕晖"则表明诗人对于那些随意漂泊的花瓣并不留恋,反而享受着那温柔的黄昏阳光。

"啼鸟噪蝉堪怅望"一句,以鸟鸣和蝉鸣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春日忧伤。"舞烟摇水自因依"则是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如同水面上的波纹,自然而不做作。

最后两句"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著名的陶渊明种植竹子的传说以及对这种高洁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在当时,这样的高风亮节已经不多见了。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柳树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于古代高洁品质的怀念和赞扬。

作者介绍
徐夤

徐夤
朝代:唐   籍贯:福建莆田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猜你喜欢

九日偕龚沤舸郭小岩门人范生问庭萧生含素唐生云溪王生清如游青原山登高席间分韵得来字次山谷韵

平生抱山癖,人事撄氛埃。

名山多负负,到处空复回。

登高访青原,盘纡白云隈。

冈峦互扃钥,深入豁然开。

巍巍净居寺,殿阁森良材。

佛家亦兴废,今昔良可哀。

蹑屐遍探幽,言寻山水涯。

嵚崎磊落石,飞云绝梯阶。

亭台半倾圮,结构无文榱。

泠泠曲涧泉,清不受尘埋。

听泉待月桥,道心生秭垓。

天工胜人为,此理讵疑猜。

我闻王姚江,讲学辨根荄。

聚徒居此山,岁举春秋杯。

书声振林谷,相得遗形骸。

千载杳难期,五贤祠山摧。

吾道竟何如,后学谁追陪。

讲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吊古感苍茫,?鸟声清哇。

人杰地乃传,我今七贤偕。

重阳无风雨,欢携酒榼来。

扪萝意延伫,日暮舆夫催。

何时买山隐,归路重徘徊。

(0)

塞上曲·其二

汉碛秦城望欲迷,百年兴废草萋萋。

风吹木落驼衔尾,沙拥桑乾马裂蹄。

此日雄图归冀北,谁家清梦破辽西。

清时绝壤皆耕种,无地喧阗著鼓鼙。

(0)

积雨书闷

一帘宿雨漏沈沈,岑寂空阶鲜足音。

江渚杨花身世感,池塘春草弟兄心。

纵倾浊酿愁滩涤,不读《离骚》怨已深。

无赖游丝两三尺,半明半灭湿墙阴。

(0)

酬汤海秋仪部

我昔宫亭厄于水,赤脚夜踏鼋鼍宫。

君昨长安危于火,白昼吼空飞赤龙。

我时与君不相识,猿鹤幻化随沙虫。

君不死于火,我不死于水,玦环櫑具如隽生,世上谁为■公子。

黄金台倾易水枯,燕市落落亡屠沽。

狂歌逢君忽青眼,诵声金石出户枢。

纵横上下商述造,但贡直戆忘阿谀。

平生奇险各举似,疣赘翻笑吾生愚。

脱我昔年从阳侯,扬舲北渚骖赤虬。

首乞玉皇诏,永奠黄河流。

忍使金钱百万縻帑藏,岁岁溷杂泥沙投。

君若化祝融,定觉曶爽开群蒙。

九幽日月万古照不到,悬以两目代烛龙。

天公嗔汝太多事,罚令不死使以文字镌心胸。

君官仪曹冰雪冷,啖咽鲑菜甘奇穷。

我官词垣乏仙骨,笺注《尔雅》成书佣。

我矢歌,君酌斗,人寿百年世何有?

御龙豕韦奚足夸,志士古来期不朽。

(0)

苍梧道中怀唐大茝君

禄养今闻五斗难,更无枳棘可栖鸾。

词人温尉才都减,羁客唐衢泪不乾。

尽室天涯成俩帅,名卿世业问园官。

别来春雨残花里,独醉应怜革带宽。

(0)

清明·其一

次第名花斗艳妆,新栽桃李渐成行。

小园镇日飘红雨,蝴蝶一双飞过墙。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