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裹肉何往,光阴似转轮。
老惟贪话旧,贫已畏逢人。
淫雨天长暗,丛书眼倦亲。
一杯桑落酒,聊养太和春。
皮裹肉何往,光阴似转轮。
老惟贪话旧,贫已畏逢人。
淫雨天长暗,丛书眼倦亲。
一杯桑落酒,聊养太和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天在窗前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首句“皮裹肉何往”,以形象的比喻,将人的肉体比作包裹在皮囊中的灵魂,引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接着,“光阴似转轮”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如同不断转动的车轮,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匆匆。
“老惟贪话旧,贫已畏逢人”两句,揭示了老年人渴望与老友相聚,而贫穷的人则害怕与他人交往的心理状态,反映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需求。
“淫雨天长暗,丛书眼倦亲”则通过恶劣的天气和阅读的疲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厌倦。淫雨连绵,天色昏暗,长时间的阅读让眼睛感到疲惫,同时也暗示了心灵的空虚与寂寞。
最后,“一杯桑落酒,聊养太和春”以饮酒为乐,试图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一丝慰藉。桑落酒,一种传统佳酿,象征着诗人希望通过这一杯酒,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质朴,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三高祠前秋水波,客来吊古悲且歌。
季鹰鲁望桑梓敬,蠡也笾豆理则那。
生为越人身相越,百计谋吴吴乃灭。
真忧乌喙将无情,兔死狗烹肝脑裂。
飘然携家湖海游,捧心人与同扁舟。
越人誇功铸金像,于吴孰曰非仇雠。
行装重宝久弥厚,清高之风绝何有。
奉尝堪笑木肠儿,忍睹荒台麋鹿走。
江风肃肃枫叶寒,扣舷折我青琅玕。
灵胥怒抉海潮起,殷若雷鸣过雪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