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送李丈人之宣城就养》
《奉送李丈人之宣城就养》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若溪丈人过七十,两脸渥丹头雪白。

平原不改昔衣冠,鄂渚殊怜旧乡陌。

鄂渚西边花树阴,更来辟馆对青衿。

四时有钱解沽酒,几度逢书尽卖金。

大儿清韵亦如此,去年高举青云里。

锦袍白晰耀芳春,画幕红莲开绿水。

奉檄由来志养亲,只今得禄待严君。

行沾鹦鹉洲前雨,去指敬亭山畔云。

戎阃清时疏案牍,从此承颜欢不足。

东风低拂绮罗筵,春光回映斑斓服。

丈人宴乐谁与同,宣城山水嘉莫穷。

閒历旧游怀李白,还赋新诗似谢公。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逾古稀的丈人在前往宣城侍奉双亲的途中,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人的外貌特征——“两脸渥丹头雪白”,以及他虽年老却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风度和对故乡的眷恋。老人的子女也继承了他的优良品质,大儿“清韵”高举于云霄,小女则以“锦袍白晰”、“画幕红莲”展现其风采。

诗中提到老人在旅途中仍能“四时有钱解沽酒”,“几度逢书尽卖金”,显示出他的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老人的志向在于“奉檄由来志养亲”,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诗中还提到了老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鹦鹉洲前雨”和“敬亭山畔云”,预示着旅程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老人在宣城的生活情景,他享受着“东风低拂绮罗筵”的温馨与“春光回映斑斓服”的繁华。老人在这里宴乐,与宣城的山水相得益彰,与李白、谢公的精神世界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人及其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哭吕朴卿先生·其三

斯文天欲丧,疑义有谁祛。

无复谆谆诱,空令咄咄书。

秋风冢上木,夜月墓边庐。

每与诸孤道,相看泪满裾。

(0)

和所盘阑字韵

遥想山斋客梦阑,朔风吹鬓怯栏干。

黄花句里空相忆,青镜朝来独自看。

绝似东坡来海上,胜犹贾岛渡桑乾。

木奴千树何须问,怀抱时因骥子宽。

(0)

别金华朱丞·其一

客中相识便相知,日日相过不问时。

除却酒杯浇旅况,若非坐隐即论诗。

(0)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其三

两公兄弟我,我亦母夫人。

侍疾番禺药,行封海道纶。

孤穷空后死,俯仰欲谁亲。

不尽西州泪,陶阡杳去尘。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别僧永肩

号寒啼饥自聒耳,火中莲花那著水。

超然不复顾尘寰,空色两冥舍利子。

冠巾贾岛齿平人,当时仅免退之嗔。

何如伯升云水去,万劫不磨一点真。

公今更恐情难绝,泛作飞蓬谋未拙。

挽袖牵裳浩不回,当知若人是真铁。

(0)

和姜季资

入手新诗夺化机,一天星斗夜无辉。

想君佳思真泉涌,索我强辞似箭飞。

平昔端为覆酱用,临时那得锦囊归。

不如且遣长须去,兀坐冥搜更下帷。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