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吕朴卿先生·其三》
《哭吕朴卿先生·其三》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斯文天欲丧,疑义有谁祛。

无复谆谆诱,空令咄咄书。

秋风冢上木,夜月墓边庐。

每与诸孤道,相看泪满裾。

(0)
翻译
世道正在衰落,疑惑和争议谁能消除。
不再有耐心教导,只剩下严厉的训诫记录。
秋风吹过荒坟上的树木,夜晚月光照亮墓旁的小屋。
我常常与孤儿们述说,相对而泣,泪水打湿了衣襟。
注释
斯文:指文雅的风气或道德规范。
丧:衰败,丧失。
疑义:疑惑和争议。
祛:去除,消除。
谆谆诱:耐心教导。
空:徒然,仅仅。
令:使,让。
咄咄书:严厉的训诫记录。
秋风:秋季的寒风。
冢:坟墓。
木:树木。
墓边庐:墓旁的小屋。
诸孤:众多孤儿。
道:述说,讲述。
相看:相对而视。
泪满裾:泪水打湿了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作品,名为《哭吕朴卿先生(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去之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斯文天欲丧,疑义有谁祛。无复谆谆诱,空令咄咄书。"

这四句是诗人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担忧和对已逝世之人的追问。在这里,“斯文”指的是文化或学术的传承,“天欲丧”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传承面临失落的危机。诗人疑惑地问,究竟是谁在破坏这些文化遗产。而“无复谆谆诱,空令咄咄书”则表达了对已经去世的人物无法再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的哀伤。

"秋风冢上木,夜月墓边庐。"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秋风”与“冢上木”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而“夜月”与“墓边庐”则增添了静谧与孤寂的感觉。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哀思之情。

"每与诸孤道,相看泪满裾。"

最后两句是诗人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追忆逝者的场景。他们互相对视,眼中充满了泪水,衣袖也因此湿润。这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悲哀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文化传承的担忧、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同道之人的共同哀思,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沉的怀念和哀悼。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朱大司空挽歌八首·其二

此日飙轮远,何年画阁开。

勋猷金匮史,文赋柏梁才。

故事传西省,遗恩照夜台。

凄清华表月,不见鹤归来。

(0)

续曲歌·其四

脉脉闺阁中,常似千里别。

两心自分明,有如水上月。

(0)

玉城十景为侍御泾邑叶公赋·其二天柱凌空

一柱凌空不记年,嵯峨秋色敬亭前。

虚疑玉笋排云上,自是金茎浥露悬。

(0)

赠霓裳十二首·其一

响遏行云未足多,阳春流水定如何。

夜来小玉飞银汉,传得开元第一歌。

(0)

再别惟寅十绝句·其九

极目天南雁鹜群,荷衣深入五湖云。

华阳碣石当年事,憔悴西风不可闻。

(0)

题叶太学会心处

四面青山护草堂,芙蓉万朵浴银塘。

黄庭一卷焚香罢,散发胡床坐晚凉。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