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南浮日,临沅亦涉湘。
江山藉地胜,藻绘擅人长。
史述龙门隐,书窥禹穴藏。
蛮荒何所重,草木借名香。
太史南浮日,临沅亦涉湘。
江山藉地胜,藻绘擅人长。
史述龙门隐,书窥禹穴藏。
蛮荒何所重,草木借名香。
此诗描绘了太史南行至沅湘交汇之地的壮丽景象与深厚人文底蕴。首句“太史南浮日,临沅亦涉湘”开篇即以太史南行的壮举,映衬出沅湘交汇处的广阔与深远。接着,“江山藉地胜,藻绘擅人长”赞美此处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的双重胜境,山水之美与艺术之华相得益彰。
“史述龙门隐,书窥禹穴藏”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融入自然景观之中,龙门隐喻历史的神秘与深远,禹穴则象征着古代文明的遗迹与智慧的传承。最后,“蛮荒何所重,草木借名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片土地上自然与文化共同孕育的珍贵价值的深刻思考,即使在看似荒蛮之地,草木也因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香气而显得格外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沅湘交汇处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与独到见解。
凉飙集庭树,炎晖撤广陌。
抚景叹合并,暮类翻离索。
念无心所知,可与陈肝膈。
搔首步前除,忽来车马客。
年齿丈人行,儒雅文章伯。
缱绻叙乡园,酌酒相娱乐。
俯仰聆高谈,意气感今昔。
天子重才贤,求之偏草泽。
出庭固有时,幸兹贤路辟。
繄我万里游,谬忝金闺籍。
萍水尽他乡,缅焉怀所戚。
促膝讵云疲,晤言可终夕。
流光逐飞电,一去不复还。
东风本信宿,难驻桃李颜。
举头有皎日,凝目无冰山。
黄金苏季子,消灭随尘寰。
秦兵号百万,终弃函谷关。
感时叹往事,得丧如循环。
达人有玄览,飞舄山水间。
嗟予日蓬转,茫茫百折湾。
世路苦相促,安得心里閒。
西华在咫尺,愿言一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