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攘终朝见,悠悠卒岁疑。
讵能分牝牡,焉得有蝝蚳。
徙市竟何意,生涯都几时。
巢由或逢我,应似我相期。
攘攘终朝见,悠悠卒岁疑。
讵能分牝牡,焉得有蝝蚳。
徙市竟何意,生涯都几时。
巢由或逢我,应似我相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蚁子三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借咏小虫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想的诗篇。
“攘攘终朝见”一句,形容蚂蚁成群结队地出现,整天都可见到它们的忙碌景象。“悠悠卒岁疑”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年华匆匆,而人生却充满着疑惑和不确定。
“讵能分牝牡,焉得有蝝蚳”两句,通过对蚂蚁性别区分的描绘,以及它们繁衍后代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和生育能力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自然界中生物繁殖规律的观察和思考。
“徙市竟何意,生涯都几时”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问与感慨,从蚂蚁搬家到对人世间变迁不定的一种体验,以及对于生命起落、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巢由或逢我,应似我相期”最后两句,通过描写蚂蚁修巢的行为和它们似乎在期待着某种时机或者事件的到来,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与等待,以及对命运安排的一种顺从与接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稹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也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巧妙的比喻手法,将蚂蚁这一小小生命形象化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