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魏华甫鹤山书院》
《魏华甫鹤山书院》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古风

苍崔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霍下趋。

梳风洗雨耳自醒,玉帝诏许担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

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

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

况今卓绝离人境,妙悟岂可常情拘。

飘零每疑梦魂到,惝慌忽堕西南书。

韩吕之相以类聚,程张之师以道俱。

业调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

分明愤发贯篇首,端的镂写传吾徒。

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简閒编皆弃馀。

脩林远岭秋映蔽,浓花近院春扶疏。

彫胡已馈豆笾静,黄独未斸筐篮孤。

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

岷峨崔嵬留后拒,滟滪突兀催前驱。

莫嗔猿鹤不解事,与民由之诚丈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huáshānshūyuàn
sòng / shì

cāngyǒudǐngwèijūnyuèfēishí

shūfēngěrxǐngzhàozhānchén

zhōugōngzhòngzàizuǒyòukāndiǎnliùkāifán

céngjīngqínhuòduōsànquēzhèngjiānmáochuánbēifēn

jīngshéngǎntōngruòqīnshòusǔnyīnxiàháichū

jūnhuíxiàotiāngāolùnqiǎnchényánchú

kuàngjīnzhuójuérénjìngmiàochángqíng

piāolíngfánmènghúndàotǎnghuāngduò西nánshū

hánzhīxiānglèichéngzhāngzhīshīdào

tiáogānsuānshìqínzhìkěnzhúxiàngwǎngxuánzhū

fēnmíngfènguànpiānshǒuduāndelòuxiěchuán

nǎizhīshānzhōngxīnsuǒmànjiǎnxiánbiānjiē

xiūlínyuǎnlǐngqiūyìngnónghuājìnyuànchūnshū

diāokuìdòuqiānjìnghuángwèizhúkuānglán

chuí竿gāntóngjiāngxiàoduǎnruòdǐngshēnxiánháo

mínécuīwéiliúhòuyàncuīqián

chēnyuánjiěshìmínyóuzhīchéngzhàng

注释
庐:庐舍, 居所。
周公仲尼:古代贤者。
六籍:古代儒家经典。
秦祸:秦朝的动乱。
郑笺毛传:古代对经书的注释。
天禄:古代官名,这里指诗文。
卓绝:超群出众。
妙悟:深刻领悟。
慢简:简陋的编纂。
黄独:植物名,又称独蒜。
负鼎:背负重物象征责任。
崔嵬:高大险峻。
滟滪:长江险滩。
猿鹤:比喻超脱尘世的人。
由之:遵循自然。
翻译
山势峻峭有高峰,我在此筑庐为家,日月星辰在其下运行。
风雨洗涤,耳聪目明,仿佛得到玉帝许可,承担起天庭的重任。
周公孔子左右陪伴,详查六经,开启智慧,启迪愚钝。
秦朝灾祸使典籍残缺,郑笺毛传的注解充满哀伤。
精神相通,如同亲授,借鉴古人的智慧,回归淳朴本源。
回忆你曾低吟天禄诗篇,高谈阔论,自我排遣。
如今身处超脱尘世之地,深刻的领悟无法被常规思维束缚。
飘泊不定,常疑梦境,恍惚间仿佛落入西南的书籍中。
韩信、吕尚相似的命运聚在一起,程颐、张载的师道同行。
品味人生甘酸,酷爱秦地美食,不愿迷失于虚幻的追求。
满腔愤慨贯穿全文,明确地刻画,传承给我们的弟子。
这才明白,山中的新收获,简陋的编纂都被视为多余。
秋日修竹掩映远岭,春花簇拥近院,生机勃勃。
祭祀时的豆笾已静置,黄独未采,篮筐空置。
在桐江垂钓,笑自己体弱力小,背负鼎器在莘野,嫌自己粗犷。
岷峨高山阻拦后退,滟滪险滩催促前行。
不要责怪猿鹤不懂人事,遵循自然才是大丈夫的本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魏华甫鹤山书院》,体现了诗人对于古籍学习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典文化的尊崇和个人精神世界的表达。

“苍崔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霍下趋。”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修养空间,诗人将自己比作山峰,为的是建造一座心灵的庙宇。日月星辰皆在其下,这是对自然和宇宙力量的崇拜,也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一种描绘。

“梳风洗雨耳自醒,玉帝诏许担宸居。”这里诗人通过风雨的洗礼,唤醒了自己的内心,如同受到天帝的恩赐,承担起精神世界的重任。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态度。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文化的洪流之中,与古圣先贤如周公、孔子等人物对话,通过研读经典来启蒙愚昧。这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学习态度。

“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变迁和学术争鸣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对于知识体系的批判与重建。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这里强调的是通过内在的修养来实现精神上的沟通,如同直接从古圣先贤那里接受教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提炼和复归本真。

“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诗人通过回忆来校正自己的福祉,同时也在用高远的理论自我解脱,摒弃那些陈旧的言辞。这两句体现了个人对于知识和修养不断追求的态度。

“况今卓绝离人境,妙悟岂可常情拘。”诗人强调自己已经达到了超越凡尘的高度,对于深奥的真理有着非凡的领悟,这种领悟不受常人的情感束缚。

接下来的几句:“飘零每疑梦魂到,惝慌忽堕西南书。韩吕之相以类聚,程张之师以道俱。”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探讨和对古籍的研读,来强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在与历史上的哲学家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业调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态度,以及对知识深处不懈怠的探索精神。

“分明愤发贯篇首,端的镂写传吾徒。”这里强调的是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文化遗产的传承。

最后几句:“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简閒编皆弃馀。脩林远岭秋映蔽,浓花近院春扶疏。”诗人在自然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对于那些繁复而无用的知识则予以抛弃。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简约而深刻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叶适对于个人修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阮郎归

飞琼底事下瑶池。妆成无限思。为寻春色到芳堤。

轻风吹欲飞。垂柳弱,妒腰肢。齐纨素手携。

人间难觅恁芳姿。相逢值得痴。

(0)

望江南·其二

深闺恨,有梦到天涯。

十里亭边春草绿,五更城上晓乌啼。灯暗枕儿欹。

(0)

望江南·其一

深闺恨,日日上眉头。

春梦醒来犹恋枕,夜香烧罢不登楼。暗自数更筹。

(0)

虞美人·其三

当初郎读纱窗下。妾正梳头罢。凭肩低揾口唇朱。

笑指二三难字问奴奴。而今郎去归期晚。

妾也梳头懒。牙签冷落罥香尘。

却剪云鬟千里寄行人。

(0)

虞美人·其一别恨

画船挝鼓催行路。留也终须去。看人离别已销魂。

何况而今亲作送行人。病时将息愁时耐。

只要情长在。浮萍流水各匆匆。

或是他年侥倖得重逢。

(0)

满江红·其一

憔悴支离,能消得、几番春到。

满眼是、濛濛飞絮,萋萋芳草。

九十繁华随日减,万千情绪无人晓。

问酒家、何处是中山,拚倾倒。风过处,残红少。

花落后,游踪杳。想佳人此际,双眉慵扫。

孤枕梦轻飞去远,小楼书密传来巧。

道从今、不许月团圆,天应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