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细澄江浪不飞。一竿应不羡鲈肥。
青山久对成良友,白鸟频来送好诗。
琼作骨,芰为衣。柳底矶边立几时。
静待一圆秋兔满,丝伦收拾载鳌归。
风细澄江浪不飞。一竿应不羡鲈肥。
青山久对成良友,白鸟频来送好诗。
琼作骨,芰为衣。柳底矶边立几时。
静待一圆秋兔满,丝伦收拾载鳌归。
这首《鹧鸪天·题钓鳌图》以清雅之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垂钓图景,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风细澄江浪不飞”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面景象,微风轻拂,江水如镜,波澜不惊,营造出一种平和而悠远的氛围。接着“一竿应不羡鲈肥”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垂钓者内心的淡泊与超然,即使面对肥美的鲈鱼,也不为所动,彰显了其高洁的情操。
“青山久对成良友,白鸟频来送好诗”两句,将自然界的景物人格化,青山成为长久相伴的朋友,白鸟送来佳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琼作骨,芰为衣。柳底矶边立几时”进一步描绘了垂钓者的形象,以琼玉比喻其骨骼的纯净,芰荷象征其服饰的雅致,柳底矶边的站立,既展现了其等待的耐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通过这些细节,诗人细腻地刻画了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垂钓者形象。
最后,“静待一圆秋兔满,丝纶收拾载鳌归”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在秋天月圆之时,等待着收获的不仅是鱼儿,更是心灵的满足与充实。丝纶代表了垂钓的工具,而“载鳌归”则寓意着满载而归的精神收获,不仅物质上有所得,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富足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钓鱼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江树欲含曛,清歌一送君。
征骖辞荔浦,别袂暗松云。
路狭横柯度,山深坠叶闻。
明朝宿何处,未忍醉中分。
三径风霜利若刀,襜褕吹断罥蓬蒿。
病中祗自悲龙具,世上何人识羽袍。
狐貉近怀珠履贵,薜萝遥羡白巾高。
陈王轻煖如相遗,免致衰荷效广骚。
山翁曾约旧交欢,须拂侯门侧注冠。
月在石头摇戍角,风生江口亚帆竿。
闲随野醉溪声闹,独伴清谭晓色残。
待取新秋归更好,九华苍翠入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