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丛茉莉香有馀,秾李争春俗不除。
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深丛茉莉香有馀,秾李争春俗不除。
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一)》。诗中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情感寄托。
首句“深丛茉莉香有馀”以茉莉花为例,形容花香浓郁且不曾消减,这里的“深丛”指的是茂密的花丛,“茉莉”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植物,它的香气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不能忘怀的情感。
接着,“秾李争春俗不除”则用“秾李”(一种花名)来形容春日花开竞相斗妍,表明即使是习以为常的景象,也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美丽。这里的“秾李”与前面的“茉莉”形成对比,共同描绘出一个繁华而不失质朴的春日画面。
第三句“借箸推排风味胜”中,“借箸”指的是借助工具(如筷子)来整理花间小径,“风味胜”则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美好情趣更是胜过寻常。这里诗人通过“借箸推排”的动作,强调了对自然之美进行细腻体验的重要性。
最后,“尖新莫向小梅疏”则以“尖新”形容花的鲜嫩与生机,“小梅”指的是梅花,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茉莉和梅花,表达了对各类美好事物都应给予关注和欣赏的心情。不要因为某些东西微小或不起眼,就忽略它们的存在和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春天自然景象的一种抒情,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态度和深厚的情感。
不谓飘零客,能逢骨肉亲。
乍同灯下语,犹讶梦中身。
意绪兼悲喜,关河各苦辛。
音初闻里闬,事但话乡邻。
细问儿童长,空怜弟妹贫。
艰危前路甚,消息故园真。
虽得欢携乐,其如别泪新。
明朝又分手,两地共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