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山何啻百弥卢,袖里携来一物无。
前路逢人即拈出,不知谁是赤须胡。
吉山何啻百弥卢,袖里携来一物无。
前路逢人即拈出,不知谁是赤须胡。
这首诗名为《送泽化士兼简云门延福二老(其二)》,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慧空。诗中以吉山之大比喻泽化士的博学多识,如同百弥卢山般深不可测。他将智慧或知识藏于袖中,暗示其内蕴丰富。行走途中,无论遇见何人,泽化士都能随时拈出与人分享,表现出他的豁达和教化之才。最后一句“不知谁是赤须胡”,可能暗指泽化士的智慧能让人忘记身份,连敌人都可能成为受益者,或者是在说泽化士的智慧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整体上,此诗赞扬了泽化士的智慧与无私分享的精神。
金栏白的善篸?,双凤夜伴江南栖。
十洲人听玉楼晓,空向千山桃杏枝。
百里遵鸟径,蓬征信邅回。
暝依渔樵宿,似过黄金台。
缺齧心未理,寥寥夜猿哀。
山深石床冷,海近腥气来。
主人意不浅,屡献流霞杯。
对月抚长剑,愁襟纷莫开。
九衢平如水,胡为涉崔崽。
一饭未遑饱,鹏图信悠哉。
山涛谑细君,吾岂厌蓬莱。
明发又驱马,客思一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