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阴晓为北风开,春入山中第一回。
亭上远天须捲幔,槛前新水欲浮杯。
校书客避参军辟,问字人传别驾来。
明日更邀朱趣玉,黄公涧畔踏苍苔。
连阴晓为北风开,春入山中第一回。
亭上远天须捲幔,槛前新水欲浮杯。
校书客避参军辟,问字人传别驾来。
明日更邀朱趣玉,黄公涧畔踏苍苔。
这首明代诗人邵宝的《山中访王校书(其二)》描绘了春天早晨山中景色的变化和访友的雅兴。首句“连阴晓为北风开”,写出了经过连续阴雨后,清晨北风吹散乌云,阳光穿透而出,象征着冬去春来的清新气息。次句“春入山中第一回”,强调这是春天第一次真正进入山中的景象,充满了生机。
“亭上远天须捲幔,槛前新水欲浮杯”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远处天空如拉开帷幕般开阔,近处栏杆前的水面仿佛在邀请诗人品茗对酌,营造出宁静而宜人的氛围。接下来,“校书客避参军辟,问字人传别驾来”,暗示王校书因学问渊博而受到邀请,来访者络绎不绝,体现了他的学识魅力。
最后两句“明日更邀朱趣玉,黄公涧畔踏苍苔”,预示着诗人期待第二天与朋友们一同游览,漫步在黄公涧边,感受那份踏青的闲适与友情的深厚。整首诗以景抒情,寓含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知识文化生活的向往。
旧游弹指过,才披卷,仿佛见伊人。
有万顷澄波,千章乔木,几重碧巘,一片闲云。
都并作、莼鲈归梦短,山水卧游频。
藜阁宵残,禁莲飘麝,兰台昼静,院柏摇春。
闲情供渲染,长康后、应是摩诘前身。
想见淋漓尽致,盘礡天真。
忆为日几何,风流顿尽,其人斯在,翰墨还分。
多少西州醉眼,泪涴香芸。
朝来静掩茅斋。喜无车马轻相过。
匆匆朝市,年年奔走,应嗟计左。
百岁光阴,人生能几,电光石火。
问床头金尽,功名何物,休只是,悲无那。
多少朱门烟锁。胜蜗庐,幸还未破,闲中且把。
笔床茶灶,安排贴妥。
待看春回,花明柳媚,莺吟燕和。
更《南华》一卷,辋川半幅,尽饶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