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阁夜》
《阁夜》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隐几虚堂夜,幽怀谁与论。

星河临九陌,钟漏彻千门。

黯淡伤春事,踟蹰念主恩。

蘼芜今已绿,归路滞王孙。

(0)
鉴赏

这首《阁夜》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阁楼中的孤寂心境和对时局的深沉感慨。

首句“隐几虚堂夜”,以“隐几”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厅堂中,夜幕降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幽怀谁与论”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无人可以倾诉,这种情感的表达十分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星河临九陌,钟漏彻千门”,运用了宏大的自然景象来反衬内心的孤独。星河映照在宽阔的街道上,钟声和漏声穿透了千家万户,这些景象虽然壮丽,却也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繁华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黯淡伤春事,踟蹰念主恩”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面对春日的来临,诗人感到的是黯淡和伤感,这不仅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更是对时局动荡、个人命运无常的忧虑。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君主的怀念和忠诚,这种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最后,“蘼芜今已绿,归路滞王孙”两句,以蘼芜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归宿的迷茫和对自由的渴望。蘼芜从绿到茂盛的过程,象征着时间的推移,而“归路滞王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回归的向往,但现实的束缚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整体而言,《阁夜》通过对夜晚阁楼中诗人孤独心境的描绘,以及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同李筠舫罗沁吾黄肖山游葛岭·其二

初阳台迥出烟霞,后乐园荒噪乱鸦。

仙令飞升仍有冢,相公赐第竟无家。

阁光蘸碧岩围竹,云气蒸香坞焙茶。

剩有苏公遗刻否,重来石壁剔苔花。

(0)

壬戌五月初三夜忽中风痹之疾香山所谓体瘝目眩左足不支与有同病焉昔苻坚得习凿齿于汉南因其蹇疾裁堪半丁香山诗云汉上羸残号半人是也余年已七十可以称翁因自号半翁纪之以诗·其二

当日饥驱走晋秦,半翁早岁即风尘。

谁知一副幽燕骨,化作床头废弃身。

(0)

喜晴

云雨浃旬殊闷绝,而今喜见日晴时。

肩舆一路看红叶,夕照半山吟杜诗。

(0)

望西山

盘郁群山色,苍茫尽在西。

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

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

(0)

书姚少师祠壁

邢台杖锡据戎鞍,吴苑袈裟拥战坛。

若辈动关天数出,当时真有帝师看。

奇功白帽加王易,冷语青裙见姊难。

莫倚空山祠宇在,十三陵草已漫漫。

(0)

村居杂咏·其一

皂荚林边乱石垣,依然卜宅是南村。

比邻儿女聚观客,赴市鱼虾先到门。

新火微添蚕起候,圆沙浅印鹭眠痕。

江乡风景真如画,并入田园诗细论。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