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郁群山色,苍茫尽在西。
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
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
盘郁群山色,苍茫尽在西。
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
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
这首清代许丽京的《望西山》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盘郁群山色”展现了山峦起伏、色彩斑斓的画面,给人以深邃而广阔的视觉感受。接着,“苍茫尽在西”强调了西山的辽远和苍茫,透露出一种雄浑的气势。
“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动态与静态结合,河流如带,穿山而过,山石高耸直逼云霄,形成一幅天地相接的壮观景象。诗人运用“穿”和“齐”两个动词,生动刻画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则引入神话元素,鸾鹤翱翔于天际,象征着仙境的遥远和超凡,而芙蓉(荷花)则增添了景色的柔美,让人产生遐想。诗人通过“迷”字,表达了对这神秘仙境的向往与迷醉。
最后,“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踪迹的追寻,以及对登攀仙境的渴望,但又意识到仙人难以触及,只能仰望那通往仙境的丹梯,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望西山》是一首寓情于景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