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无车马,衡茅已自深。
碧山何用远,杖屦得相寻。
郭外无车马,衡茅已自深。
碧山何用远,杖屦得相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人居住在远离尘嚣的乡村,门外少有车马喧嚣,衡茅屋舍已经足够深幽,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碧山何用远,杖屦得相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之情,即使是在近处的青山绿水,也不需远行,只需手持拐杖,脚踏草鞋,便能轻松到达,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巢燕春泥久已融,虞弦节近鼓薰风。
枝枝烂熟樱桃紫,朵朵争妍芍药红。
冠豸霁威贤御史,雕虫得隽老诗翁。
十分蚕麦今年稔,我辈何妨酒一中。
竟与鳏鱼似,无由浊蚁持。
百为元有命,一往复何疑。
残梦终难续,深忧暗自知。
邻雏夜啼急,吾亦忆吾儿。